汉语大全>医学论文>浅谈学习解剖学的记忆方法(一)

浅谈学习解剖学的记忆方法(一)

详细内容

【摘要】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教会学生掌握记忆术。学生在学习上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解剖学;记忆方法;学习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难于记住,记而易忘,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差。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他们是记忆不得法,所以才感到难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并引导学生加以应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1绘图记忆法
绘图能充分发挥眼、手和脑的综合性直观感觉作用,在大脑中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实物形象。解剖学有些结构用文字难于描述,可边绘图边描述,通过一些简单示意图的绘画能够加深直观的印象,提高记忆能力。如脏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就可用此法来加深记忆。又如脊髓,让学生画一个椭园形,再把所学的传导束及其它形态结构逐一填上去。如此反复几次,自然而然地就把传导束在脊髓中的位置记住了,特别是神经传导通路,让学生边复习边画简图,对加强记忆很有好处。
2直观记忆法
学习解剖学要多接触尸体标本,要进行一定的活体上的辨认或触摸,以此来加强记忆。在此基础上,对某些章节复习后不要去死记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只要能在标本、模型上指出所学结构的所在位置就行。例如,在课堂上讲的很多大脑沟回及它们的分界,只要能在标本上指出所见到的沟回名称就行,或者能把某一沟回在标本上的位置指出即可。反复多次,名称及位置关系自然会在记忆中形成。
3手势记忆法
手势记忆就是运用手势来形象地表示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以便强化立体的概念。手势常能“心领神会”,加深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用中指压食指,指尖向下,就表示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形状;指尖向上,又可表示同侧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的位置关系。又如,出入肝门的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可用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拇指置于其后来演示。另外,用手势演示人体关节、肌肉的运动、脏器的活动等,这是一般教学模型、标本所不及的。
4歌诀记忆法
有些内容可编成歌诀或顺口溜,语言精练,节奏鲜明,句式整齐、押韵,简短而琅琅上口。经常背诵,就能较容易地将所学的知识记在心中。例如,十二对脑神经编成“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是迷走十一副,最后一对叫舌下”;记跗骨的歌诀:“上距下跟后出头,一二三楔骰内舟”;腕骨的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等等。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感觉难记的内容自编歌诀,来加强记忆。
5联想记忆法
联想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记忆方法。联想就是从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由于客观事物存在数字上相同、本质和现象上类似,或存在对立性,所以在大脑内容易产生联想。我们就利用大脑的这种功能来加强记忆。例如:讲到心脏的左、右房室口周围分别有二尖瓣和三尖瓣,就可联想到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的“左二右三”规律;讲到肝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可想起胃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关于浆膜腔可联想到胸膜腔、腹膜腔、睾丸鞘膜腔和心包腔等,其共同点是密闭的(女性腹膜腔除外),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均有脏、壁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