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开胸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一)

开胸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开胸术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观察,其主要因素有:镇痛泵的应用,手术创伤,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针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开胸术后;精神障碍;护理

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出现术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胸脑外科施行开胸手术185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22例,分析其原因,消除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患者均治愈出院,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开胸术后患者185例,并发精神障碍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6~83岁,平均52岁。其中食管癌7例,肺癌10例,肺脓肿3例,纵隔肿瘤2例。术前患者意识清楚,配合治疗,无类似精神障碍史。精神障碍发生于术后第1~3天,病程持续1~2天,8例患者术后出现双手抓空动作,谵妄、多语等精神兴奋症状,14例患者术后出现倦意、少语、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医护人员询问不愿回答等抑郁症状。患者术后住监护室,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1年,均未再出现精神症状。

2 原因分析

2.1 镇痛泵的使用 镇痛泵内加入生理盐水、芬太尼、布比卡因、吗啡。吗啡为阿片类受体完全激动剂,可以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引起头痛、头晕、嗜睡等;芬太尼为短效镇痛剂,不良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肌肉抽搐或肌强直现象。本组有8例属于此类。

2.2 手术创伤 开胸术后伤口的疼痛,呼吸功能衰弱,低血压,术后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容量不足等对脑血流,尤其脑微循环造成一定影响,均可引起精神障碍症状,导致患者双手抓空动作、谵妄、多语现象。本组有6例属于此类。

2.3 个体因素 患者术前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对手术预后担忧,夜间失眠,过度内向、胆小,缺乏沟通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患者激动易怒等不良情绪。本组有5例属于此类。

2.4 环境因素 Donchin等〔2〕认为环境对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起重要作用。ICU中心电监护,输液泵等仪器运转声,吸氧,持续静脉输液,导尿管,胸腔引流管以及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操作等均可造成患者烦躁不安等现象。本组有3例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