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领导艺术>雍正:二代管理者楷模的三大特点(一)

雍正:二代管理者楷模的三大特点(一)

详细内容

在雍正看来,作为中高层管理者,若是在其位干不出成绩,不能有所作为,这本身就是失职,即使人品再好,也不过像个“木偶”摆设,只是个奴才,是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康干盛世”,诞生了两个盛世伟人:康熙和乾隆。此二人均在位60年,把一个大清帝国治理的风调雨顺,民富国强,甚至连西方殖民霸主、老牌帝国大不列颠(英国)的女王也要屁颠屁颠地派使臣来行朝拜之礼,希望可以通商做生意。

  可是人们在看着这两位高高在上、光彩辉煌的帝王的时候,却不知道其间有一个甘于牺牲的雍正皇帝为“康干盛世”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高扬务实、克勤克俭,康熙的天下就是一个空壳子;如果没有他在位打下的经济基础,乾隆自诩的“十全老人”恐怕就成了“全无老人”了,更别说令其风光无限又诟病不已的“南巡”了。

  盛世危机

  为了更好叙述雍正对于康熙和乾隆的重要作用,我们权且古为今用,称之为――大清集团。自康熙8岁就任大清集团CEO,先是除鳌拜、平三藩,把集团内部的元老之争彻底解决;接着又广开科举之门,把并购了大明集团后存在的企业文化差异问题进行了大幅度整合;最后以西征准噶尔、北逐俄罗斯,南收台湾,极度扩大并奠定了大清帝国的垄断市场地位。

  表面看去,大清帝国一片太平景象,实际情况却是:集团在连年的高增长后,增长率开始放缓并呈现停滞状态,集团业务也一直没有新的增长点。集团运营成本逐日剧增,集团高管大都抱着守成的想法贪图享乐,奢侈之风盛行。可康熙这位CEO,身体却日渐衰老,已无力再行改革。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到了继承人身上,我们的主角――雍正,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重组改制

  胤礻真,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继位后年号雍正,素有“冷面王”之称,历史评价其“严酷”,好佛法,性格坚忍,做事认真而执着。这正是康熙所看重的,只有这般铁石心肠的意志才能面对这么大的大清集团进行革弊创新,面对阻力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