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式:领导者的弈棋状态(一)
详细内容
企业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象他弈棋那般(灵活、得心应手、反应及时甚至料事如神)掌控一个复杂的组织?如果以弈棋表现作为参照,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企业领导者,在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行动能力,显然远远没有达到他自己本可达到的理想的状态!
这是一个有趣又有启发的问题。为什么在经营企业时他的智力表现得不尽人意呢?是智慧在更复杂的游戏环境中受到了规则或知识的限制了吗(企业管理显然是技术、规则复杂的博弈)?
如果我们以象棋这个规则简单的游戏作为对比,你会发现在规则足够简单的情况下,人们是很容易使智力水准得到有效发挥的。很多人都可以从对弈经验中积累战力,从棋谱分析中找到提升棋力的途径,并且在战场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战略与战术的功力!
鉴于好的棋手远多于有思想的企业家以及棋手企业家的棋艺远远高于其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我大胆推测:面对复杂的经营之局,专业知识和境界水平构成了潜智企业家的提升瓶颈!
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知识与智慧被定义为不同的东西,出于许多“可以理解”的理由,中国的教育并不重视健康人格(责任与自我体认)的发展,也无力发掘和拓展学生的潜力。事实上学校的基础教育只是在“确认”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考试这种单一的模式(对记忆力的崇拜)使这种差异得到“证明”并在人们心中得以强化和确立。之所以讲这些话,我是要告诉某些企业主:大批无能博士的出现并不足以证明知识的无用!这个现象只是说明了,知识和智慧被粗暴的隔离之后,能力被窒息而死。(不要把对教育体系的否定转移到对知识的否定)
对企业主工作模式的分析揭示了以下现实:多数企业主要么完全盲目,要么就是在错误假设的企业规则指导下管理着自己的企业组织(杜拉克把每个企业都必须拥有的企业理论作为第一要务,其实这就是你理解的规则)。这一方面归于对企业战略系统的无知(这更多涉及知识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本质以及人际关系的领悟出现的障碍(境界问题)。误解了规则,企业主就偏离了经营之“道”,他的智慧也就失去了释放的方向,甚至成了炸在自己战壕里的闷雷,负作用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