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之我见(一)
详细内容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此,社会各方面应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促使民营企业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安置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在发展起来后走不出多远便出现了许多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会计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管理者忽视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与独立性,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认识不清,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对专职财会人员的轻视,不重视财会人员在企业中应发挥的管理职能作用。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民营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存在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三)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民营企业财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不少民营企业财会人员非 “科班”出身,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有的财会人员上岗靠的是关系而非专业水平 。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表现在对有关会计法律法规了解甚少,财经纪律自律性很差,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得不到应用。导致企业会计行为随意化,财务工作极不规范,也使企业无法运用会计信息指导企业经营和发展生产。
(四)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有些民营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无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五)会计监督工作严重缺失
在民营企业中,会计的外部监督和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由于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会计的内部监督职能无法发挥。由于我国目前民营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会计规范对民营企业日常的具体会计行为进行监督,从客观上使民营企业会计行为放任自流,加重了民营企业财务工作的随意性。
(六)会计信息失真,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民营企业会计资料失真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 , 客观上是因为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人员技术不过关,财会工作内外监督不到位;主观上则在于企业领导为达到其申请银行贷款、偷漏税收的目的,不惜违法造假。这些违法活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民营企业本身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符合会计工作的要求
不少民营企业不按会计档案要求妥善保管会计资料。由于条件限制,民营企业的会计资料既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更没有专人负责。由于随意存放,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丢失、毁损情况屡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