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让生命快乐阳光(一)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让生命快乐阳光(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通过建设书香校园,逐步形成体现人本管理内涵的制度文化,彰显和谐教育之美的校本文化,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正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式浸润着师生心灵,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和谐校园;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著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因此,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一、书香校园,展现灵动完美的诗篇
  
  文化的力量是深入而持久的,因为它根植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稳定不变的基因,进而影响人的一生。书香校园,不仅仅是让师生多读书,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因素丰厚师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其成为有儒雅气质和高尚品位的人。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古通今、畅想教育理想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建设书香校园,首先要创设有利条件,提供一切资源。学校要通过引进种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杂志,对师生开放图书馆,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其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师生的修养和素质。例如:我校在教师中开展赠书活动,凡是教师的奖励或结婚典礼等,学校通过赠书表达心意;建立教师读书吧,方便教师学习交流;2004年在河南省中学校园较早实现了校园无线上网,为教师的课外学习与业务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墙壁、橱窗都可以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实践阵地,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和池塘边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文体馆内,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交互辉映,在各国国旗的衬托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各年级教室走廊里都有励志标语和宣传阵地,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我们在办公楼内建设的开放式校史文化走廊,将学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主题的摄影图片作品悬挂在各个楼层,师生们每天行走其间,仿佛畅游在艺术殿堂之中,陶情益趣,爱校教育潜移默化;办公楼大厅里,学校党建、安全、精神文明、德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制作成宣传版面,展示学校中心工作,激发师生学习创业的热情;状元灯箱长廊里,历届优秀学子的卓越成就感染着后来者发奋图强,奋起直追;优秀教师专栏里展示功勋教师和德育标兵的先进事迹,点滴之间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教室是学生播种梦想和记录成长的殿堂,对于教室布置,既要有文化上的特色,又要有艺术上的内涵,还要体现出人文化的要求,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个人形象,努力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生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着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轻松活泼的评比栏,还是豪迈激情的展示栏,还是架起师生沟通桥梁的对话栏,无不洋溢着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鹤壁市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鹤壁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是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列入校本课程计划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编写了《鹤壁高中乡,刊登教师的教育教学感悟、教学故事、学生作品以及家长的家庭教育文章,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了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平台。《青春的涂鸦》文学社、诗路花语广播站充分展示学生的文采与心声。学校利用校园网站,开辟留言版和论坛,加载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绿色上网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庞大、高速快捷等优势,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宜人的育人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健康、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制度文化,体现人本的管理内涵
  
  制度文化是指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近年来,鹤壁高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包括学校各级管理层及每位教职工在内的一整套岗位责任制,岗位清楚、职责明确,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给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色彩。
  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加强“情感”管理,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满自信地、自主地发展,使每个教职工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心情舒畅地工作;学校努力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起施展才干的舞台,工作上信任他们,思想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让教师置身其中心情愉悦,幸福快乐。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凡是教师的婚丧嫁娶,学校相关部门有专人负责组织、安排、协调,学校主要领导再忙也要挤时间参加,让教师体会到浓浓的亲情,这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同时,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从事业的进步中找尊严、找幸福。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激励着每一位教师,使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三尺讲台。由于教育评价的即时性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我们重视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教师始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学校注重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刚柔并济,着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态势,让文化引领教师主动发展,努力构造人际关系、亲情浓郁的校园人气场;实行“无为而治”,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