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关于长三角产业联盟与企业创新的分析:文献综述(一)

关于长三角产业联盟与企业创新的分析:文献综述(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进步的加快,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但常常面临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标准竞争处于弱势;市场对国内技术标准的信心不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企业必须走联合创新之路,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联盟的含义、产业联盟形成的原因、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企业创新的条件、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创新的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而对长三角产业联盟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产业联盟;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我们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经营风险、广泛开拓市场,多个(甚至于跨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组成产业联盟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组织的年增长率高达2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联盟在我国也初见端倪。1998年1月,中国企业联合会数字电视产业联盟成立。2000年11月,紫光生物、浙江医药和百科药业成立“清华紫光医药联盟”。与此同时,在高新区内也涌现出一大批产业联盟,如:TD-SCDMA产业联盟、龙芯产业联盟、闪联工作组、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等。
  目前产业联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它对我国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具有深远意义。但是由于运作时间短,缺少经验,大部分产业联盟层次不高,还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阶段,以生产联盟和营销联盟为主,并且很多联盟通过行政的力量建立,整体效率不高,因而成员企业分享的利益也有限,使得联盟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张海生2007)所以,如何在产业联盟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产业联盟含义的界定
  
  迈克尔·波特认为,“联盟是超越了正常市场交易,但并非直接合并的长期协议。”这里战略联盟涵盖产品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即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创造联盟的机会。梁嘉骅、王纬(2007)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联盟是指产权独立、地域分散、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或生产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产品的有着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通过某种无形或有形的契约进行的集合,是集群演化发展的新阶段。王磊(2007)从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关系的角度,认为产业联盟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同产业或相关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其密切相关的支撑机构为了追求产业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联盟竞争力而自发联合在一起的经济组合体。
  陈小洪,马骏(2007)从产业联盟与企业联盟的关系看产业联盟内涵:法国学者皮埃尔·杜尚哲和贝尔纳·加雷特提出了获得广泛认同的关于企业战略联盟(企业联盟)的定义:企业战略联盟是独立企业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联盟以共享资源和能力为基础,以共同实施项目或活动为表征。产业联盟可以看做是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以解决特定的产业共性问题为目标。而企业战略联盟的目标既可能针对产业共性问题,也可能针对企业问题。
  陈小洪,马骏(2007)从产业联盟与行业协会的关系看产业联盟:二者的目标不同。产业联盟为特定目标而设立,如共同研发某项技术。行业协会成立时一般不设特定目标,只设定“促进行业发展”等一般性目标;成员组成不同。行业协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一个地域层级的一个行业设立一个协会。产业联盟不受地域限制,成员可以跨地区甚至跨国,同一地区的同一行业也可能产生多个产业联盟;法律形式和治理方式不同。行业协会一般为正式注册的非营利社团组织,治理机制明确规范。产业联盟的法律形式多种多样,如合资企业、正式或非正式的非营利组织等,且各类组织的治理机制差异很大;存续时间不同。产业联盟在完成特定的目标后就要解散或转型,行业协会则长期存在。
  从产业联盟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看产业联盟: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根据梁嘉骅、王纬(2007)关于产业联盟的定义,它是集群演化的新阶段,不仅具有集群的效应和特征,而且还具有自身特有的效应和特征。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联盟在企业地理分布相对分散,在构建成本上比较高,构建速度上产业联盟比较快,在共同机构上有固定的共同机构,同时,产业联盟还有具有协调、服务功能的中间组织。本文不认同有些学者将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完全等同的观点。(陈卫国2007)
  综合已有的研究,产业联盟可以定义为:它是由一系列企业自发联合在一起,具有产权独立、跨区域性,以及正式的法律形式和特定产业目标等特征的,为解决特定的产业共性问题而设立的一种企业间组织。
  
  二、产业联盟形成的原因
  
  形成产业联盟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从总结各种理论的角度来看产业联盟形成的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小洪、马骏(2007)总结了外部性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等理论说明关于产业联盟的形成原因。
  从其他的角度看产业联盟的形成机制,王磊(2007)经过归纳整理认为产业联盟的生成机制主要有三类:内因型产业联盟;外因型产业联盟;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杨艳(2006)在一个企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产业联盟的形成动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经济动因、技术动因和市场动因。
  产业联盟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技术和市场因素,这就要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了。也可以说,产业联盟能够形成,一方面是产业发展面临威胁,威胁可能来自全球化或其他技术的竞争。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存在重大发展机遇,机遇常常来自技术进步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