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关于传媒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一)

关于传媒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传媒核心竞争力 概念 协调 整合
  论文摘要:在媒介产业化背景下,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培育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凸显。本文结合传媒组织的特殊属性,对“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传媒竞争加剧,因而,如何培育和开发传媒核心竞争力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对于兼具政治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传媒组织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如何界定,目前尚未形成明确而统一的看法,一些观点甚或存在含糊或不合理之处。概念之偏差、内涵之含糊,就无法有效揭示事物的规律,也就无法提出真正有现实意义的培育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路径。因此,只有首先对概念加以辨析与澄清,才能建立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
  
  关于“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几种定义
  
  1990年,美国企业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petence)这一概念,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还没有形成系统和严密的体系,实际上,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也并没有十分清晰地定义核心竞争力,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即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大量的探讨,形成了不同观点。
  传媒核心竞争力源自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因而也存在着诸多不同观点。从目前文献检索来看,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所做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郑保卫、唐远清(2003)认为,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的总和。沈正赋(2004)认为,传媒核心竞争力就是指传媒通过对其内部显在和潜在的新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抗击媒介市场风险的能力。刘年辉(2006)认为,媒介(报业组织)核心竞争力是媒介(报业组织)拥有的累积性的技能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借助三者的协调整合,能比其他组织更有效的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最终决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包国强、李良荣(2007)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传媒核心竞争力描述成传媒用品牌赢得受众、用服务赢得市场的根本竞争力,实现舆论导向功能和服务大众的根本能力。
  由上可知,目前传媒研究领域对于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未形成统一认识,而且上述定义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套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没有考虑到传媒组织的特殊属性。媒介组织不是一般企业组织,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在传媒经营中既要强调经济效益,更要强调社会效益。简单套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则难以反映传媒组织的特殊性。二是以外在的表象来定义传媒核心竞争力,未能深刻揭示其本质。例如,有观点认为,传媒核心竞争力是传媒通过高质量的传媒产品、优质的服务或者强大的资源实力满足消费者的能力。似乎只要一家传媒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则必然会从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发挥决定作用的“核心竞争力”。
  
  传媒组织的特殊性分析
  
  要科学地界定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反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本质,需要明确传媒组织与一般企业的区别,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之不同,在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媒特殊性,对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加以界定。
  传媒组织与一般企业组织不同,传媒核心竞争力概念不等于“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在我国,新闻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传媒市场化是有限度的商业运作,传媒组织的经营目标与一般企业不同。企业竞争可以“以市场论英雄”,而传媒经营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社会效益为重。忽视传媒特殊性,以经济效益为单一目标维度来界定“传媒核心竞争力”概念,会对传媒发展产生不良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