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磷酸肌酸;冠心病;心脏功能;心律失常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手术中易出现心功能的下降和各种心律失常,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风险,尤其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心肌缺血的患者手术可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发生〔1~3〕。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是一种内源性心脏保护剂,能够维持心肌细胞的高能磷酸水平,并有稳定磷脂膜的作用。本研究对冠心病的患者手术前使用CP,探讨外源性的磷酸肌酸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冠心病结肠癌患者65例,诊断符合1979 年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69±12)岁;血钾(4.65±0.47)mmol/L,血肌酐(69±19)mmol/L,血糖(6.53±1.43)mmol/L,甘油三酯(1.52±0.77)mmol/L,收缩压(155±16)mmHg,舒张压(72±11)mmHg;糖尿病10例,陈旧心肌梗死7例,高血压18例。对照组33例,男27例,女6例,平均年龄(68±13)岁;血钾(4.72±0.34)mmol/L,血肌酐(72±16)mmol/L,血糖(6.52±1.45)mmol/L,甘油三酯(1.50± 0.73)mmol/L,收缩压(154±17)mmHg,舒张压(71±13)mmHg;糖尿病9例,陈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1 w停服阿司匹林,继续应用硝酸酯类及ACEI、ARB类药物,糖尿病患者停服降糖药,改用三餐前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2.0 g/d,静脉滴注,术前7 d开始用药。对照组静脉点滴5%葡萄糖100 ml/d,连用7 d。术中两组患者接受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相同,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采用GE公司生产的Vivid 7彩色超声心动图仪。心功能指标包括每搏搏出量(SV,ml/次)、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 两组用药前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变(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情况 术后治疗组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术后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术后两组心律失常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情况与术前比较:1)P0.05,与治疗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手术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术中由于创面体液的蒸发和失血,往往造成病人血容量的下降,为了维持血容量和保持器官的灌注,需要在短期内输入大量的液体,增加了心脏的容量负荷,从而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冠心病患者由于冠脉的病变,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原本处于缺血缺氧的心肌不能产生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细胞的代谢,从而导致细胞功能下降,术中易出现心脏功能的下降;而处于缺血状态的心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术中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持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的稳定是保证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