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CT检查对照分析(一)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CT检查对照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分析了163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7.8%(7/9),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145/154)。结论: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必要时结合螺旋CT检查,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螺旋CT;甲状腺疾病


  本文总结163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螺旋CT检查结果,对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检查及良恶性的鉴别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163例甲状腺病变的螺旋CT图像资料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甲状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组149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男13例,女18例),甲状腺腺瘤74例(男19例,女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2例(男4例,女18例),甲状腺癌9例(男3例,女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男4例,女11例),桥本氏病12 例(男6例,女6例)。年龄25岁~84岁。除22例Grave氏病、12例桥本氏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外,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CT机型为德国SIEMENS Emotion 6排螺旋CT 。扫描范围:包括全部甲状腺组织及病变组织。层厚及层距为5 mm,必要时选用薄层扫描。采用小视野成像,以提高病变部位的密度分辨力。超声仪器为美国GE LOGIQ 400 pro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 先用二维超声进行扫查,当发现甲状腺实质内有异常回声时,测量病变的大小,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界是否清晰,病变周围组织器官如气管、颈动脉是否受压、移位,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观察病变的血流分布情况。

  2 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7.8%(7/9),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145/154)。

  2.1 结节性甲状腺肿 31 例,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实质光点增粗,分布不均,可见多个边界欠清、大小不等的不同回声结节。CDFI显示:腺体内见点状血流信号,结节周围血流呈花环状包绕。小结节或有液性暗区的结节内无血流信号。 螺旋CT 平扫及增强表现为腺体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密度区,边缘较清楚,密度不均匀。

  2.2 甲状腺腺瘤 74例,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瘤体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囊变或出血时呈混合性,周围见低回声晕。CDFI显示腺瘤周边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呈环状分布,可测及动脉的高速血流信号和静脉频谱。腺瘤所在侧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最高流速高于健侧。螺旋CT平扫显示为甲状腺内单发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其内密度欠均匀,5例伴有钙化,部分病灶边界欠清楚,增强后病灶边界趋于清晰。4例实体性腺瘤内部出现不规则小结节样强化;36例腺瘤囊变可见均匀的强化环,边界完整,环内结构无明显强化。

  2.3 甲状腺功能亢进 22例,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缘规则,实质内光点粗而疏松,呈低至中等强度,光点分布不均。CDFI显示:腺体血流信号丰富,布满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呈搏动性闪烁,可见“火焰状”彩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为低阻抗的高速动脉湍流频谱,峰值速度可>70 cm/s。 螺旋CT平扫显示甲状腺呈轻―中度弥漫性肿大,以峡部明显,密度高而均匀。

  2.4 甲状腺癌 9例, 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完整包膜,内部为不均匀的低回声;部分病变可见钙化强回声,后方伴声影,也可呈实液混合性改变。5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CDFI显示: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边缘血流信号缺乏。频谱多普勒为癌灶内部可测及高速的血流信号,频谱较宽。 螺旋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内结节状或肿块状不均匀低密度区,边缘模糊不整。 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4例可见点状钙化, 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3例可见明显强化的壁结节。4例病变侵犯颈部血管、喉、气 食道等邻近结构;2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