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102例临床症状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如何提高干眼症的确诊率、减少误诊。
方法:对102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临床症状及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test I) 、泪膜破裂时间(BUT) 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
结果:102例干眼症患者中,有干涩症状的86 例( 84%) , 注视后视力下降,瞬目后可恢复正常70例( 67%) ,眼疲劳61 例(60%) ,异物感55 例( 54%) , 视物模糊51 例(50%),眼部疼痛者47 例(46%) , 畏光38例(37%) , 眼内过多黏液感36例(35%) ,刺激性流泪29例(28%) ,眼部痒感16例(16%) , 眼红15例(15%) 。
结论:临床症状是干眼症的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
关键词:干眼症;临床症状;分析。
0引言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的一组眼不适症状[1]。虽然目前我国缺乏干眼症流行病学资料,但是美国的调查显示约10-15%的成人收到干眼的困扰,日本为17%,澳大利亚为10.3%,基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状态,其发病率可能较美国更高[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干眼症发病率有上升,且有低龄化趋势。现将临床中遇到的干眼症102例的临床症状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在眼科门诊确诊干眼症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76例,年龄20~84岁。
1.2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详细询问自觉症状(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典型的症状有眼干涩、异物感、疼痛、痒、过多黏液感、视力波动、视物模糊、视力疲劳、眼红、畏光、流泪)及患者背景(生活及工作环境,接触镜佩戴史、白内障超声乳化史、LASIK手术史)。全部患者均进行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test I) 、泪膜破裂时间(BUT) 和角膜荧光素染色三项检查。并进行裂隙灯下详细检查,了解眼睑、结膜及角膜情况。诊断标准(1)需有一项或多项症状;(2) Schirmer test I≤10 mm/5 min;BUT 10 s;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即诊断为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