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30例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作者:闫向勇,孟庆常,燕忠生,丁辉,魏千程,裴海玲
【关键词】 黄疸型肝炎;保肝退黄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重度黄疸型肝炎指肝炎进展中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多由病情持续进展或反复活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肝坏死程度、死亡率呈正相关,故保肝退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002年1月-2007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6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本院消化科及中医科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3~67岁;急性黄疸型肝炎13例,淤胆型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8~69岁;急性黄疸型肝炎10例,淤胆型肝炎9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IR检查,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和其他肝胆系统疾病。2组均有不同程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腹胀症状。查体:巩膜、皮肤重度黄染,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辅助检查:所有患者总胆红素(TBIL)均大于171 μmol/L,不具备重型肝炎其他指标。2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肝水解肽100 mg、维生素C 2.0 g、维生素B6 0.2 g、能量合剂20 mL。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肝肽2 400 mg、门冬氨酸钾镁20 mg, 1次/d。治疗组用保肝退黄汤(赤芍30 g,丹参20 g,茵陈30 g,大黄20 g,栀子12 g,厚朴6 g,枳壳10 g,白花蛇舌草20 g,桃仁12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温服。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用4周。
1.3 观察项目
①观察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记录。②肝功能: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每周测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