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归责原则(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侵犯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问题。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责任的归责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过错责任说、无过错说、混合说。在认定上,普遍采用的原则是二元归责原则,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补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过错责任?
0 前言?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是指,擅自行使知识产权人所享有的排他性权利,或给权利人的其他利益造成损害的不法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问题。?
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1.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述?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一般的侵权行为有着相同的法律性质及一定程度上相似的法律后果。但是,由于侵害对象的不同,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又有其独有的特点。由于目前,对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一个国家被认定为是侵权的行为,在另外一个国家有可能是合法的行为。?
在我国,大部分通说认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是指,擅自行使知识产权人所享有的排他性权利,或给权利人的其他利益造成损害的不法行为。其特点表现为:?
(1)侵害行为表现的特殊性。?
侵害财产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对有形财产的占有、使用、妨碍或损害。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这就决定了对客体侵害行为的特殊性。它往往表现为剽窃、修改和假冒,其侵害的对象是作者、创作者或传播者的思想内容或思想表现形式,与客体所依附的物化载体无关。?
(2)侵害行为手段的技术性。?
由于知识产品含有相当程度的技术含量,使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人必须凭借相应的技术手段才能实施侵权行为,因而较一般的财产侵权,更具有技术性和隐蔽性。?
(3)侵害范围的广泛性。?
普遍存在的侵害行为主要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个体侵权行为的普及化。二是高科技侵权行为国际化。?
(4)侵权行为类型复杂化。?
①按照侵权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在侵权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
②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可分为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
③根据侵权行为主体的数量进行划分,可分为单方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
1.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一般认为包括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等智力成果权的侵害行为。知识产权法相对于民法来讲,属于特殊法。民法概括性的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或条件,知识产权则更加具体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2 侵犯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
侵权的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认定侵权行为的基本原则,也是指导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基本规则。归责原则决定着侵权行为的分类、责任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等,是在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侵犯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问题。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责任的归责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过错责任说、无过错说、混合说。理论中之所以出现如此悬殊的观点的根本在于:立法中混淆了知识产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的不同。?
2.1 过错责任说?
过错责任说是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使用的一种归责方法。该说认为,知识产权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在我国民事基本法及知识产权部门法没有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应坚持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下,就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2.2 无过错说?
一般说来,在知识产权的侵权构成上,使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侵权人是否知道他人的权利,也无论侵权人是否知道他人的权利,也无论他在侵权是是否具有主观的故意或过失,只要发生了侵权的事实,就可以认定为侵权。?
2.3 混合说?
此说主张对于不同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应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即对直接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间接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此说的依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确认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并要求侵权人停止有关侵权活动时,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确定是否赔偿被侵权人或确定赔偿额度时,适用过错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