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的影响(一)

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作者:张建生 郑平先 杨国兆

  摘要介绍了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药减量使用;农资市场;现状;影响;对策;江苏泗阳
  
  2009年初,江苏省植物保护站紧紧围绕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以农药减量使用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制定了2009年淮河流域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方案,提出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量化具体的总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淮河流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市及所辖部分县市、区>)2009年化学农药使用总量比2008年降低3%以上;使用农药的品种进一步优化,生物农药应用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面积增加30%;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一年来,泗阳县紧紧围绕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在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年终调查总结时却发现,在稻麦主要病虫草害都明显轻于2008年的情况下,泗阳县2009年化学农药使用量与2008年相比却没有显著下降,经调查分析,认为这与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有很大关系,现分析如下。
  1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开展情况
  1.1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做好系统调查与大面积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正确指导大面积病虫害防治是科学准确用药、减少防治次数的前提。2009年,泗阳县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要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共计发布病虫情报31期,准确率在95%以上;在重点监测泗阳县连续大发生病虫(小麦纹枯病、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粗缩病等)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近2年有上升趋势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在病虫害防治适期内,能积极利用媒体、宣传车、散发资料等手段向广大农户普及防治技术,保证以最少的防治次数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09年泗阳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各项综合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农业防治方面,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区,大力推广抗病性强的粳稻品种;在玉米粗缩病防治上,积极选用抗病品种、科学调整播期,十分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物理防治方面,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倡灯光诱杀害虫;在众兴镇、王集镇、李口镇等地的水稻旱育秧田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无纺布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播条纹叶枯病。生物防治方面,大力宣传、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甲维盐、井冈霉素、井腊芽等生物农药,使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超过6.67万公顷次,占应用面积近20%。在超高效农药方面,积极示范推广近年来新筛选出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总量及对农田的有机助剂排放量。
  1.3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2009年,泗阳县在运南片的李口镇凌孟村、运北片的张家圩镇树强村及泗阳棉花原种场三庄分场建设了3个各66.67hm2左右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田;并新增注册专业化防治组织11个,积极有效地开展了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
  2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
  2.1从业人员
  据泗阳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泗阳县注册登记的农资经营户为226户,其中以批发为主的批零兼营大户近20户,从业人员近600人;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检查记录表明,除上述有证经营户外,全县尚有400个左右农资无证经营户,从业人员在800名左右。根据调查统计,从业人员中,具有基本农药知识的退休农业技术人员、机构改革中落聘的农业技术人员及县乡两级农业部门实体技术人员计130人左右,占总从业人员1 400名的比例仅有9.3%,其余从业人员均未接受过农业知识教育与培训,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连农药标签也不能完全看明白,从业前的职业可谓五花八门。从业的知识资本只有2个方面,一是从事农业生产所积累的农业知识(还可能是落后、偏颇甚至是错误的经验),二是农药厂家传授的产品知识(不乏超效果、超范围的夸大之词),于是在农药销售过程中,经常因为不能准确识别病虫害而以增加用药品种、数量为手段来保证防效,从而加大了化学农药使用数量;有时因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防治效果,需要进行第2次用药,从而增加了化学农药使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