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对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气候特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江西吉安
气候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是未来社会开发利用的理想资源。气候的不稳定性、农业气候资源没有合理地开发利用一直困扰和影响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吉安市是传统农业产业地区,习惯了以双季稻为主的耕作种植模式,而且早稻面积大、总产量高,早稻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比例显然已极不合理。科学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大胆优化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传统耕种模式,摒弃市场过剩产品,创新引进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是行之有效、也是势在必行的办法。
1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特点
吉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冷冻期短;冬春阴冷、夏热秋燥。全市热量资源丰富,但冷热差异较大;雨水充沛,但丰而不均;光照虽少,但光热同季,光能潜力大,有发展农、林、牧、渔大农业的气候优势。
1.1水分资源较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吉安市年总降水量平均为1 350~1 570mm,少雨年份全市平均为1 018mm,多雨年份全市平均为2 130mm,年际差异极大。由于季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分布也极不均衡,干湿季节明显:4~6月降水量达680mm,约占全年总雨量的1/2,而同期蒸发量只有390mm,仅占年蒸发量的25%,因此极易酿成洪涝灾害;7~9月降水量为325mm,只占全年的20%,同期蒸发量却高达625mm,占全年的43%;由于这个季节高温强光照,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旺盛,几乎每年都有伏秋干旱发生;10~12月平均降水量为185mm,占全年的12%,1~3月平均降水量为290mm,占全年的20%;1~3月降水量虽不多,但雨日较多,尤其是3月阴雨寡照,常给春熟、春播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1.2热量资源较丰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吉安市年平均气温为17.0~18.6℃,南北和东西均相差1℃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多年平均初日为2月15日,终日为12月27日,平均积温6 30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多年平均初日为3月19日,终日为11月24日,平均积温5 700℃。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5.1~6.8℃,极端最低气温南部为-6℃,西部和北部为-11~-9℃;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4~29.7℃(不含井冈山区),极端最高气温均可达40℃以上。无霜期平均为285d左右。以北部新干275d为最短,以南部遂川300d为最长。
1.3光能资源较充足,且光热涨落同步,易于开发利用
吉安市年总辐射为414.22~451.87kJ/cm2,年日照时数为1 520~1 800h,总体表现为冬春日照偏少,夏秋日照明显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