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创新(一)
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两大思想是中国当前外交战略的基本内容,两大思想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更具有创新意义。其主要体现为:屏弃意识形态痕迹,提出以和平、合作、和谐为核心的外交战略新理念;在全球化趋势发展背景下,提出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时代潮流发展,在外交战略中注入了“合作”新要素;体现了具体外交政策和外交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外交战略 思想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的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和谐世界两个极为重要的对外战略构想。这两大战略思想不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与中国历来坚持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当今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思想,而且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一、两大思想是中国当前对外战略的两个基本内容
“和平发展道路”,在最初提出时被称之为“和平崛起道路”。2003年、2004年,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人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2004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含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第二,中国的崛起,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更不会牺牲任何人。
由上而知,和平发展是当今中国顺应时代潮流,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在20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宏伟目标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一方面强调了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另一方面阐明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近现代史上大国的崛起,大都沿袭通过武力和战争,推翻原有世界力量格局,重建有利于新兴大国利益的国际秩序的道路。而中国领导人以简洁明确的语言昭告世界: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力求通过维护和利用世界和平的环境,通过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来实现自身国家发展的道路。
纵观当前世界,一方面,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业已成为时代主要潮流,这些构成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的国际大环境;但是另一方面,仍需要正视世界范围内依然存在着诸多阻碍和影响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因素,中国对外关系中还有一系列不和谐、不确定因素,甚至是对抗性因素,影响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因此,中国必须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倡导和营造一个有利于我们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正是出于上述战略思路,2004年10月,中国政府在《中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和谐的世界”的设想。2005年4月,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国家首脑会议上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明确提出各国“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同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并从“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愿和世界各国一起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
二、两大思想具有内在有机联系
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之所以构成当今中国对外战略的两大基本内容,关键在于两大战略思想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1、两大思想具有共同的理论起点
我们党极为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国内各领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要求国家在和平状态下发展。因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理论在对外领域和国际领域的延伸。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国际上谋求和平发展,倡导构建和谐世界,这就是新时期中国内外统一的总体发展战略。
2、两大思想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进行着深刻的调整,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南北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但是“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尽管历史上的许多大国均以“非和平方式”崛起,但是中国坚定不移地承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会以武力为先导,强大以后也不会推行强权霸权,挑战其他大国利益,重建国际秩序,而是在自身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倡导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因为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博得国际社会的良好反响。美国著名鹰派代表人士拉姆斯菲尔德在2005年10月访华时就曾表示:“美国非常高兴能同中国保持一种建设性的关系,而且也希望看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中国,一个对国际进步作出贡献的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美国需要同中国进行合作”,今天“中国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两大思想从不同视角阐明了中国的发展同其他国家以及整个世界之间的关系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第一,排除了中国会凭借武力或通过战争实现强盛的可能性。第二,明确指明中国将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发展。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第三,阐明了中国将在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中谋求自身发展的理念。中国继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以及其他国际资源,在同各国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在同各国共同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第四,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中国要和平发展必然需要同各国和平相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只有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中国才能与各国互利合作,才能集中精力安心于发展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
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则从全球国际关系层面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和平发展同世界的关系。第一,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方式,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战略的坚定性、长远性和持久性。第二,以更为明确的词语揭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同维护世界和平,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各国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息息相关的有机联系。中国不仅在和平发展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而且还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加深互信,既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又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第三,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会对原有一些大国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构成程度不同的冲击,甚至会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因此,即使中国强调和平发展,一些国家不免也会担忧中国的发展仍构成对它们既有利益的威胁。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虽然不能完全打消上述“担忧”,但是它坦诚地表明: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中国是在现有国际合作的大框架内,通过与各国和谐相处和互利合作,求得同各国的“共赢”和发展;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不是要对抗现有国际体系,而是在现有国际社会中承担更多的积极建设作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各国一起共同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两大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人民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并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段话语不仅精辟地揭示了两大思想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中国利益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国内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上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其次,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因而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再次,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样有利于增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力量,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因此,坚持和平发展、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两大思想是中国对外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两大思想既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和平外交思想一脉相承,又是对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1、两大思想是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与当代和平外交理念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爱好和平的历史传承,在对外交往中历来奉行和平、睦邻、善邻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始,中国就提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综括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我们党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确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从而为中国奉行以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宗旨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今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深刻体现出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和当代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的继承与统一。
2、两大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建立后,根据列宁关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的思想,倡导世界各国在发展相互关系时应该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自提出以来,它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几十年的国际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思想不仅来源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而且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谐世界,就是指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各国都能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胡锦涛在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几次讲话中,都提到并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该原则的“主权平等”、“互利合作”与“和平共处”等核心思想。虽然,现在还不能简单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未来和谐世界中的基本准则,但是可以肯定,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必须要求世界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能够使世界各国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