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一)

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完整的结构。其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由里到外有若干层次,有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每一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核心价值观主导和支配各个层次的价值观,各个层次的价值观折射和反映核心价值观,并互相影响和渗透。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合而成的新型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核。它具有高度的简约性、包容性、渗透性、持久性及可近而不可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层次的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充实与丰富。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与内涵
  
  一、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下面就本文的相关概念概述学者们所界定的定义和观点。
  什么是价值观?学术界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即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1]“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2]“价值观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3]
  “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4]简而言之,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5]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6]。
  什么是价值体系?有学者指出,“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7]。“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8]
  什么是核心价值体系?有学者指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9]。“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10]“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只有当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也就是说,当他们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以科学预见的形式,大体上勾勒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远景之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开始产生。”[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1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一个价值体系而言,最重要的是主导价值观念,只要主导价值观念没有变化,整个价值体系仍然是稳固的,而当主导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整个价值体系也就随之倾斜了”[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1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吸纳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无疑包含极大的超越性。马克思从人的解放意义出发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传承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以人为本’思想又蕴涵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当代中国人文意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历史互动过程。从本质上考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超越性并不由于任何外在制度因素限制而被磨灭被消解,恰恰会随着制度历史的曲折发展一再反复被提上人类精神生活的议事日程,并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而成为人类进步的根本精神动力。”[18]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19]。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20]。“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是劳动观念,另一个是地位观念。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否则会对整个价值体系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最大的弊端是劳动观念的缺失,当前价值观念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21]还有学者提出将儒家核心价值观与现代伦理价值相嫁接,“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著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儒家核心价值观念与现代人权、平等、尊严、理性、道义,不乏可以沟通之处。”[22]
  有学者认为,“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似乎都可以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23]
  有学者指出,“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正义价值观要落实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24]。
  一位学者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分类,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25]
  学者们运用科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对相关概念作出了界定,有些界定得到学术界的共识,有些界定尚在讨论之中。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增进了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开启了人们的思路。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
  
  笔者在借助学术界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架构上探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笔者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26]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如果用圆弧形象地表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做出以下图示:
  
  01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内核,它由里向外扩散和渗透,支配、统摄价值体系的各个层次;伦理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其功能在于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也影响其他几个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政治上层建筑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政治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外层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生产关系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经济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最外层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守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