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浅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考(一)

浅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文献检索教学;教学环境;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在分析目前文献检索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缓解并解决当前文献检索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创设一种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环境、建立一个与网络新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内容优化的与教学环境和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创新文献检索教育。
  近些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信息环境的初步形成,文献检索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依托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模式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为新的主流教学形式。随着创新理念的兴起,文献检索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已转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因而成为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文献检索教学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创新深度不够,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仍以“演示”为主要表现特征,学生学习仍是被动的听和看,自主性学习、探究与创造情趣未得到充分激发;二是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数据库功能更加多样化,与有限的课时和授课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解决信息检索障碍的自主能力亟待加强;三是教学规模扩大,教师负荷加重,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落后,对学生信息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缓解并解决当前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凸现创新教育理念,是当前文献检索教育创新教学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创设一种适宜自主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环境
  学生自主型的信息检索教学环境是在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基础上,创造一个适应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各自的角色、感受和对知识信息的渴望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自动的状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1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念。文献检索课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征,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善于利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欲望。给学生以教学知情权,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实习考试安排等教学信息,是其主体地位的体现。如果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实习、完成什么作业、怎样考试等,他们就只能跟着老师走,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2转换教师角色,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发言和提问,是他们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的升华,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师生、学生间的多边活动和教学中各个动态因素之间的密切合作。有的教师仅满足于学生对信息概念检索知识的理解以及工具书的使用,这样的教与学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特色,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提倡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允许他们就“信息与创新”等问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论疑布疑、激疑和质疑,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同时给予学生协商合作的权力,例如在完成论文资料的检索、搜集、整理、利用与课题设计过程中的合作,不仅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开阔思维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其合作意识,为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创设必需的环境。当前,借助网络教学通讯工具的支持,可以扩大群体讨论的范围,拓展讨论问题的角度。
  1.3加强学习指导,突出授课方式的灵活性要实现自主学习,必须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权和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大小有别,学习速度的快慢不一,加之学习经验、计算机操作能力、个人的智力、情绪和健康等方面千差万别。教师在指导实习过程中,应布置与专业相关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并适当延长交实习报告的时间。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专长和兴趣,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进行练习,按照适合自己学习和交流的方式、学习进度进行学习研究。教师不要要求每个人在同样时间完成同样的作业,达到同样的标准。教学由侧重“结论”向重视“过程”转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点和才能,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建立一个与网络新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信息环境的初步形成,文献检索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检课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从名称上,有学导式教学法、综合贯通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一条龙式教学法、教学三步法、愉快教学模式、科研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遵循着不同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不同教学单位的教学条件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不同,以上教学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各教学单位应在突出本单位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筛选一个与网络新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而当前依托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模式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其属性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网络课堂讲授与探索学习网络课堂讲授就是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地点,师生之间通过网上的视频系统或在线交谈方式进行远程同步实时交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又接近传统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学生传统学习习惯。探索学习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本着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的原则,设立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适合学生解决的问题,通过因特网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学生在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关于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并能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可以提供帮助,但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