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促进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策略研究(一)

促进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策略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在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障碍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个体、组织及技术三个维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大学生高效网络阅读的策略,以期改进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使其适应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阅读 障碍 策略
  
  1 引言
  
  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对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塑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网络阅读是指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获取多媒体合成信息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黄鸣奋曾把网络阅读的特点描述为:追随链接以把握文本间性、实施跳跃以进行网上冲浪、提供选择以实现阅读的个性化。网络所承载的信息以其新颖、快捷和海量的特点,吸引了相当一批大学生学习者。然而,目前在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却存在着阅读迷失、阅读焦虑和浅阅读等不良行为与心理倾向,弱化了网络阅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及价值。因此,关注和强调网络阅读在大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可以说,网络阅读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个体、阅读内容结构、管理体制以及技术要求等因素影响,导致许多大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使阅读仅仅停留在娱乐休闲信息的浏览上,并没有进入或较多的进入知识信息的加工层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2 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障碍分析
  
  大学生网络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获取过程,良好的网络阅读效果不会像阅读传统印刷文本那样容易,影响因素也较多样化、复杂化。因为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不仅受大学生所处社会文化、校园环境、组织结构的制约,而且还受网络阅读内容本身的特性及大学生知识结构、阅读技能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因此,只有认真分析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才能在实际中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难点地提升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下面从4个要素人手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障碍因素。
  
  2.1网络阅读内容的固有特性
  网络阅读的对象大多是以文字、图像、声音、色彩及动画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文件内容形成的信息节点,节点之间又凭借语义关系或以“链”的方式组成非线性网络拓扑结构。大学生在检索和阅读网络文本信息时经常要在多层交互链接的各个非线性节点之间频繁跳转,多次的跳转不仅容易使大学生丧失自己在网络中的方位感而出现迷路,还容易因认知负荷过重而使网络阅读效果受到影响。同时随机页面上所呈现的强烈声像感官刺激,极易弱化大学生的阅读目的,使网络阅读行为偏离学习或搜索主题。因此,不难看出网络阅读中内容和结构的固有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障碍。
  
  2.2大学生主体因素的制约
  一般而言,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主体因素至少包括大学生心理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大学生主体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好奇好动,易追求新奇刺激,但对满足个人猎奇、娱乐和休闲的心理需求过重;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缺乏分辨和自控能力以及阅读情绪化、态度偏执、价值观取向模糊等,这些心理的存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大学生网络阅读高效的取得。此外,就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由于高考等客观因素及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网络阅读知识及策略方面多有欠缺。大学生在阅读网络信息时,都面临着能否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知识以及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及原有知识结构等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
  
  2.3网络阅读技术要求的限制
  高质量的网络阅读除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外,还应具备有效的知识文献检索方法、熟练的信息筛选技巧、有序的信息存储策略、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整合创新和遵守信息伦理道德的能力。同时成熟的网络阅读支持服务环境应该具备集成化的资源推荐导航条目、实时快捷的在线交互以及建立阅读伙伴圈等智能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功能。但是,在当前的大学生网络阅读活动中,不管是大学生自身的技术能力,还是网络支持功能服务系统,都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对大学生和网络服务的技术要求也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瓶颈。
  
  2.4网络阅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信息缺少系统整理,造成信息没有筛选,没有固定中心,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有61.7%的学生认为,有时会对网上海量的信息觉得无所适从或无从选择,有90.6%的学生反映,网络阅读会遭遇不健康的内容,如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侵袭和困扰,甚至有部分学生阅读者因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使学习、身心和健康受到影响。因此,网络阅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阅读效果。
  
  3 促进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障碍分析,笔者将从大学生个体、网络阅读组织和技术手段三个维度入手,探讨提升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策略。
  
  3.1大学生网络阅读的个体策略
  3.1.1加强网络阅读常识的自我学习 大学生网络阅读常识的自我学习主要是通过对网络阅读本质与特征的了解和掌握,正确认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准确把握网络阅读的功能定位,使自己具备必要的网络阅读心理常识,掌握快速高效的网络文献检索技术和信息筛选评价技巧,尽量克服因知识结构、认知特点、阅读技巧等知识能力方面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网络阅读障碍。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不断弥补在阅读知识结构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自身条件出发,学会抵御各种无关或有害信息的干扰和诱惑,围绕自己的阅读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网络阅读,进而不断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3.1.2重视网络阅读科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网络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和阅读过程的复杂性表明,科学系统的网络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学生要树立网络阅读方法与技巧的系统观念,有意识地探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科学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且能够根据阅读内容性质、阅读目的、主观条件,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网络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优化组合,在持续的阅读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阅读能力,以期健康、科学、有效地进行网络阅读,促进网络阅读质量和效果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