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为了使学生适应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信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进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信息社会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需要,改进学习方式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激发,兴趣
【Abstract】Student for make the orientation be more and more of the new information know, new information, have to carry on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the student, exaltation the student's science cultivated manners.Improvement study the way be a development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of demand, i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of demand, is the whole life study of demand, improvement study way ability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valid.
【Key words】Stir up;Interest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数初中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有许多高中生的成绩下滑,甚至不及格。通过观察、访谈、分析其原因,绝大多数中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集体讨论的活动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实践得出结论的机会很少,甚至重没有过,即使学生实验也是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以培养实验技能及验证知识为主。因此,学生在实验室,兴趣不大,且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缺乏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当进入高中阶段后,面对容量大,只是更广,难度也较大的高中知识,在失去初中教师“一步一扶”的学习方式后,自然也就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走下坡路就成为必然。
为了使学生适应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信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进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信息社会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需要,改进学习方式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1.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
阅读包括可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是在前一节课结束后,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和预习要点。
例如:在学习“铵盐”这部分知识之前提出以下提纲:
①铵盐有哪两类物质生成?什么叫铵盐?它们的物理共性有哪些?
②铵盐受热是否稳定?是否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写出NH4CL、NH4HCO3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如何储放铵盐?如何制氨气?
④铵盐与碱的共热能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该气体?
⑤如何检验氨气?
⑥氨肥与草木灰嫩否同时施用?为什么?
⑦如何让鉴别(NH4)2SO4
⑧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共存?
A、Cl-、NO3+、Ag+、H+ B、NH4+、NO3-、OH-、Na+
在以上提纲中有基本概念的提出,如:①――④,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课前阅读便可直接得到解决。同时又有深层次的问题,如:⑤―⑧,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只有在正真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才能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堂阅读是指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的进行阅读,通过课堂阅读,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应用性问题如:④―⑧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学铵盐的意义。
总之,通过课前、课堂阅读,避免了教师满堂灌,避免了枯燥概念的说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通过问题的逐步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阅读包括对知识复习性的阅读及课外相关科普性知识的阅读。例如对高中《化学》课后“侯氏制碱法”、“金属甲的发现”、“氯气的发现”、“变色玻璃”、“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等等各种课外资料的阅读,即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