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究(一)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文章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探究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1.激发情感
  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例如:我在教《麻雀》一课时,当问到学生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而于猎狗展开搏斗,你觉得老麻雀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做?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老麻雀做的不对,它根本没考虑周全,它既救不了小麻雀连它自己的性命也会搭上,要是我是老麻雀我不会这样做的。”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做了肯定的评价“你说的很有道理,考虑的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是指出学生这样回答不很好,而是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融入情境,让学生知道老麻雀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有“爱”在行动里面,老麻雀才会奋不顾身的与猎狗展开搏斗。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了课文,又有了自信心,会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2.训练感觉
  创造在某种意义上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实践证明,感觉的训练,使学生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因而拓宽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成为他们的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创设情境。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