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力发展教师主导作用(一)

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力发展教师主导作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体现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上,它实际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七情过程,即“以意育情,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以言育情,吸引学生动情思维;教态育情,促进思维;设问育情,活跃思维;事例激情,提高抽象思维;以“法”育情,教给学生灵活思维的方法;以“景”育情,培养创造性思维”。“七情”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引导、诱导、指导、疏导、让学生“六用”的过程,再加上教师精心主导习题的“十二性”形成了“七情”、“六用”、“四导”、“十二性”的良性循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七情”过程 “六用”过程 “四导”过程 “十二性”途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信息的传递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加工改造知识、消化吸收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思维能力才能主动发展。
  一、以意育情,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意志对情感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能始终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动机的最好条件,是激发求知欲的保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常教育学生“数学以渗透现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正如华罗庚同志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同学们投入社会,没有一个数学头脑是行不通的……”“神州六号”升天归地,没有系统的数学知识、精确的公式运用、准确的运算结果是办不到的,学生“东心”了,明确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内心情感的共鸣,加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大了对数学情感的投入精神,产生了非要把数学学好的坚强意志。
  二、以言育情,吸引学生动情思维
  语音是思维工具,是数学教师的重要素养之一。课堂语言应声情并茂、言简意赅、准确生动、启发情强、思维严密,达到系统性与逻辑性、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和谐统一,使学生的情思意绪生机勃然。谈话法教学时,语言要简单、明了,形象、具有可行性、通俗性,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否则会引起学生思维混乱。语言感染不可忽视,同时学生也有模仿。语言具有号召力,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输,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动情思维的学习局面,达到引人入胜的用耳去听,动心领会,用脑思维。
  三、教态育情,促进思维
  课堂上,教师是表率,教师的“目光”、“手势”、“姿态”都时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因此,一顾一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良好的教态能深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对教师的爱,对教学技巧的爱;一个眼神、一种手势都有可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智慧、情感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四、设问育情,活跃思维
  中小学生主要特征是半儿童半成人,思维单纯不全面。在知识讲解过程要善于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是思维能力强的一种表现,鼓励学生“追根问底”、“别出心裁”地思考。例如在教有理数乘法时,讲到“两个非零有理数相乘……”这句话,为什么要加“非零”这个限制?等于零时怎么样?把时间让给学生,发表见解,发表意见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重新找一个学生补充或改正,补充不完整的再找第三个……,在思考回答过程中非常活跃,既锻炼了某个学生的动脑动口,又加深了全体同学对这条法则的印象,而且还明确了在学习概念和法则时,必须注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