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教案准备的几点体
详细内容
1 明确对象,有的放矢弹琴要看听众,医生要看病人,教师就要看学生。教学必须明确定出每一堂课和每一种课型的目的,制定授课计划。所以备课应先备对象。教师要事先了解授课对象的基础水平和专业层次,深入研究学生接受本门课程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适时地准备教学内容。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交代每堂课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能够达到更好的目的。而且如果每次教案,每一次课,都是一个面孔,一种教法,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俗话说“教无定法”,应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到教案与教材一体,知识与能力同步。
2 钻研教材,精选内容写教案不是抄书,它是一项非常庞大和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吃透教材,从教材内容到课堂内容,不单是量的浓缩或扩充,而是质的结晶。还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如实例的运用,章节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隐含部分。教材总是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的,但多数学生不留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便不难得出一种新的结论。一般而言,凡是教材规定的内容都必须列入教案之中,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教材内容。即使为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阐述概念、原理等,也必须紧扣教材要求,选择那些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内容。绝不能过多旁征博引。
3 确定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矛盾,难点是学习掌握的障碍和关卡。教学中的重点是否明确,难点能否突破,是衡量一份教案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突出重点,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教案中要写清写透,多写详写。对那些非基本的、次要的内容,则少写略写。突破难点,就是对那些概括性很强,理论上较抽象的理论、概念,或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离生活实际较远,关系较复杂的内容,在教案里要着力去分析、解决,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解实质、茅塞顿开之境。一般情况下,重难点在一次备课教案中只能有1-2处。难点太多,学生不易掌握,易产生畏难情绪。例如电离辐射对DNA的作用是个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对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作用的基本原理作一复习,然后标明辐射对DNA损伤的机理,用动画的形式来描述整个过程,这样就把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反应变成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表现,使学生一目了然,突破了重难点。
4 优化组合,把握联系在书写和制作教案的过程中,有赖于任课教师熟悉教材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应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才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精力应花在探索教材内容的逻辑上,然后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使之成为一个能为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知识框架。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课程内容越是新颖、实用,学生听课的兴趣就越大,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充分吸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各个学科间的联系与衔接。比如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这一章节,就涉及到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因此,以电离辐射对生物分子作用的基本原理为核心,然后层层展开,首先是电离辐射对 DNA、RNA、蛋白质和酶的作用,再是电离辐射对细胞的影响,最后才是电离辐射对组织器官的作用。这样就把原本平铺直叙的知识以“点-线-面”的方式串联成一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密切相关的知识树, 也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达到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延伸扩展的要求。
5 精心布局,循序渐进教学艺术只是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加以巧妙的安排。因此,在具体的教案准备上,就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等因素统筹考虑,全盘安排,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以“导言”、“设疑”和“复习”等方式开头。“导言”要具有吸引性、趣味性。如介绍核武器时,以录像和图片的方式把核爆时耀眼的闪光、顶天立地的蘑菇云、强大的杀伤力表现出来,使学生迅速感受到核武器的威力和防护的重要性。“设疑”时,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如在核事故的应急处理这一章节时,设问“为什么全世界对和平发展核电的看法不一”,“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影响为什么如此深远”,这样就使学生对和平利用核能和加强核事故应急处理的重要性有一初步感性认识。“复习”前次课的内容要简短和循序渐进,快速切入本次课的主题。教案的主体部分要全面、规范和创新。描述概念要清晰、准确,叙述的内容有层次,讲清所以然。全面运用录像、动画、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对重点、难点要讲清,条理要清楚,时间与内容的把握要适度。结尾部分要留有余味。其方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灵活安排,如播放实验录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使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和归纳。观摩学习,总结提高教师要写好教案,搞好教学,既要懂得耕耘,更要懂得总结,积累经验。不仅要加强同行之间教师的交流以取长补短,还要多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学习其教学各环节的安排及意图,学生活动的组织,从而引进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亦要在课后听听学生反馈的信息,写下一得一失之见,记下点滴失误之处,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中学、学中教,教学水平方能不断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