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医学硕士研究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详细内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医学硕士研究生(下称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研究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心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做出的情感性、认知性的整体评价[1]。以往研究[2]表明,人格特质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有力影响因素之一。而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与和谐,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3]。本研究旨在了解研究生这一群体总体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人口学变量、自我和谐及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2所医科大学2007、2008、2009级在读研究生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为94.6%。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63人;一年级142人,二年级100人,三年级90人;人格类型:外向稳定型92人,外向不稳定型83人,内向稳定型68人,内向不稳定型63人。1.2研究工具1.2.1总体幸福感量表(GWB)[4]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GWB,共33项。本研究采用前18项累计加分,总分越高幸福感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0.91、女性0.95,重测信度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