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修改宪法开启后金正日时代(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2009年4月9日,朝鲜举行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金正日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增选国防委员会委员至13人其中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格外引人注目。会议宣布对朝鲜社会主义宪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但至今尚未公开其具体内容,这与1998年9月朝鲜修改宪法第二天即公开修宪内容大相径庭。2008年8月金正日被传突发脑出血,身体状况堪忧,接班人问题紧迫,因此,此次朝鲜领导人新老交替之时修改宪法意义重大。
一、朝鲜几次修改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朝鲜迄今对宪法所做的制订、补充修改共计9次,可是说,朝鲜对宪法修订的过程也是朝鲜巩固政权完成政权交替的过程。
1.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订了第一部宪法,称之为“人民民主主义宪法”,该宪法先后历经5次修改。
2.1972年l2月,朝鲜第五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朝鲜第二部宪法,即不同于“人民民主主义宪法”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朝鲜的现行宪法是在该宪法基础上补充修订的。1972年宪法确立了“主体思想”在国家指导思想中的地位,引进“主席制”,确立了金日成一人领导体制。
3.1992年4月,朝鲜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三次会议首次对“社会主义宪法”进行了修改:增设国防,把原隶属于中央人民委员会的国防委员会升格为独立机构;分设国家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职位,国防委员长代替主席行使武装力量的指挥权。1993年,国防委员会成立,其地位与中央人民委员会相同。1993年4月,金正日当选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修宪后,加强了国防委员会的地位和职能,“金正日第一期体制”正式出炉。
4.1998年9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10届1次会议对1972年颁布、1992年修订的宪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新宪法删掉国家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的有关内容,废除国家主席制,将政务院改为内阁,实行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领导体制。
选举顺序修订为先选举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其次选举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宪法结构顺序修订为国防委员会一节在前,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一节在后。在国防委员会的性质表述上,由原来的“国防委员会是国家主权的最高军事指导机关”,修改补充为“国防委员会是国家主权的最高军事指导机关,是总体的国防管理机关”。
宪法扩大了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的职权。原宪法第113条规定“围防委员会委员长指挥统帅一切武装”,修改补充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指挥统帅一切武装、伞面指导罔防事业”。此次修宪,从宪法角度使围防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的地位进一步得以提高、权力得到加强。
5.2009年4月,朝鲜第l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修改和补充朝鲜社会主义宪法》的最高人民会议法令,但至今尚未透露宪法修改和补充的具体内容,按照朝鲜以往惯例,此次修改宪法必将涉及朝鲜现任领导人或国家领导机关的有关部分。
二、朝鲜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的国内国际背景
1.国内面临领导人新老交替
据外电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于2008年8月中旬突发脑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而朝鲜至今尚未确立接班人人选,在朝鲜特殊的体制下出现突发事件而没有新的领导核心,将直接影响政局稳定。另外,朝鲜目前把2012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基准点,希望在这一年“开启走向强国之门”,届时金正日将70岁高龄,即便金正日身体健康,朝鲜仍然面临正常的领导人新老交替。
2.国际环境恶化,朝鲜下一代领导人面临严峻考验
为解决朝鲜核问题,国际社会建立了六方会谈为框架的谈判机制。会谈中,朝鲜在争取国际社会理解与援助的同时,为发展核武器争取了时间。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在与朝鲜的博弈中也对朝鲜的政权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2009年4月5日,朝鲜进行导弹试射,联合国安理会13日通过主席声明,对朝鲜进行的发射行为表示“谴责”。随后,朝鲜立即表示抗议,14日宣布:将抵制六方会谈并称将恢复去功能化的核设施、加强自卫的核遏制力量,使六方会谈再次陷入困境,朝鲜的国际环境随之恶化尽早确定接班人、保证权力稳定过渡成为朝鲜的当务之急。
三、增选国防委员会委员对后金正日时代的意义
朝鲜在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上并未对其他国家机构做出重大调整,内阁只新增选5人,从而意味着国家权力机构发生重大变化;而张成泽等人选国家权力核心机关,使防委员会人数增加至13,此举尤其值得关注。
1.提高国防委员会地位,加强国防委员会的领导能力,意在继续推行先军政治,巩固金正日政权
朝鲜共任命5名新任国防委员。除金正日的妹夫、负责管理安全部门(保卫部、检察院等)的张成泽以外,还有此次负责发射长程火箭的党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朱奎昌(译音)、人民保安部长朱相成、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金正阁(泽音)、国家安全保卫部首席副部£∈禹东测(译音)。据传,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金正阁(62岁)上将正式接替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禄(80岁)。目前国防委员会成员的平均年龄已高达75.5岁,因此,为后金正日时代的权力稳固有必要进行新老交替。
国防委员会增加了负责实际事务的成员人数,形成了由负责军队、经济、警察等各部门的共12名重要干部辅助国防委员长的体制。自2008年开始,国防委员会就陆续新设了外事局长、行政局长、发言人等职位,逐渐作为“国家中枢”走向实体化,此次增员则加快了这一步伐。据悉,朝鲜通过修改宪法重新分配了国家武装力量(由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最高司令部等三个军事体系组成)。国防委员会新设侦察总局,将海外情报机关劳动党35号室、秘密出售导弹等武器为主的作战部、对南工作的对外联络部等情报机关进行整合。尤其是任命吴克烈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掌控侦察总局,公开表明加强作战部职能和作用的意图,意味着在对外关系中,除对话方式,加大了付诸行动的可能性。这些都预示着朝鲜国防委员会向名符其实的“统治机构”转化,国防委员会为中心的权力结构正在进行必要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