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是为就业提供教育(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项目中心课程”是高职教学模式中最能与市场、就业接轨的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的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技术,又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高职教学为就业提供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项目中心课程” 就业 教学模式
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的人才需求,但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还存在系统性偏差。那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条是引进国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十几年来,我国先后引进过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英国的MES课程模式、北美的CBE课程模式等,但由于双方国情的差异,使这些引进基本停留于局部试点阶段。另外一条思路是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发的一些课程模式,试图把高等教育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与中职教育的技能培养模式相结合,构造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可采用的课程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成果。笔者所在院校在VOCSCUM专业课程开发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一定的收效。
VOCSCUM(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专业课程开发,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
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单元课程的基本范型中的“项目中心课程”作了深入探索和实践。“项目中心课程”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专项工作(或专门技术)任务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通常是按照职业专门或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决定的工作过程或行业、企业标准以及相关的职业关键能力要求进行构建的,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配置与实际工作环境的配置非常接近。这类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辅以教师指导的课程,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采用熟练内化的形式,使学生在熟练运用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经验内化。
我们在“项目中心课程”实施过程中,按课程实施环境分析→课程任务分析及课程内容体系设计→课程项目基本环境设计等几个大的方面详细做了实施计划的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抛出项目,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各科专业课教学是实施“项目中心课程”的具体实现条件,学生则是本次“项目中心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以主要的专业设计课(即职业目标)为主,其他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为辅,各专业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阶段接触项目、完成项目、有机整合课程,还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师之间的有效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中心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艺术设计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必然,实施“项目中心课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项目中心课程”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教育:高职教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织教学,当今市场更加青睐于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并快速运用的人才。那我们用若干项目把课程串起来,既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了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又使课程有的放矢更具有实效性,达到了课程为项目服务,项目教学是为就业提供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