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一)
详细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人才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教育已经由过去培养“知识型”,逐渐变成“能力型”的人才培养。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任务一定要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乐学、好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课堂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般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何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教学知识、语言双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就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有度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