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女子篮球运动教学之我见(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女子篮球运动技能科学训练
论文摘要: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训练氛围,对爱好篮球的中学女生进行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篮球运动技能水平。
篮球运动是在激烈的近身攻防、对抗拼抢中进行的,运动员必须快速地奔跑、摆脱、滑步、跳跃以及在多变复杂的条件下完成合理的冲撞,准确地投、传、运、突和抢、打、封、断等高难技术动作,且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可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竞争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强化基本技术的训练。着重从篮球知识入手,对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篮球的规则,使队员们明白了篮球的自身特点,通过观摩,学习男队的训练和比赛,加深对篮球的理解,使脑海里有了一个对篮球的初步印象。在训练中让队员明白运球、传球是篮球比赛中的关键,通过熟练掌握传球、运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娴熟的传、接球配合,在未来的比赛中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等。在训练中先对运球的手法进行教学,安排了大量的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练习。在原地运球或行进间运球时,教师打手势,学生边运球边观察,要求在最快的速度里抱出数字,要求学生在运球中要始终抬头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球性,达到训练的目的,一举两得。对传、接球的训练要求队员在传、接球是要避免丢球,重点要求她们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每节训练课都要进行十五分钟的传、接球练习,主要是行进间的传、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训练中不断提醒队员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手型,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利用篮球场进行运传抢游戏,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规则:(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