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一)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要:教学质量评价是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评价直接导向于教育教学的发展,现阶段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此同时在评价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何更好的适应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通过一些评价方法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案,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质量 评价 方案

  Abstract: Si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curriculum reforms a topic which the general educator has paid attention extremely,the appraisal direct guidance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tage has many and varied assessment method,and also in the unceasing improve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has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by thi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appraisal,how better does the adaptation class change with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request,this article through some assessment method contrast,proposed one kind of quite scientific appraisal plan,for everybody reference.
   Keywords: Quality Appraisal Plan

  
  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力求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和效益。因此,在此发展过程中经常要做一系列评价工作。但是,众所周知,如何使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公平、科学、有利于促进行业建设和发展确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观点、新结果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引领教育的正向发展。如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既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多年来,我们一直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探索、尝试和总结,并且不断的改进评价方法,使评价方案不断地完善、更加科学和合理。我们仅就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导向学校教育的发展所经历的一些评价方法进行一些优劣分析,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一种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评价思路,仅供参考。
  
  1.“平均分”评价法
  
  “平均分”评价法,是指对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者一个教师)的教学,用学科平均成绩和各学科的总分平均成绩来衡量该学校(该班级或者该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对“平均分”的比较,来确定是否获得教学质量奖。
   优点:平价简单、客观、公正、实质、方便。收集数据容易,统计分析易于实现,情况了解一目了然。长久以来大家一直习惯采用这种评价方法,认同度高。现目前仍然比较流行的一种评价方法。
   缺点:刻画单一、平价片面,可比性差,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助长个人“英雄”主义,使学校教育走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途径。同时,也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增幅”评价法
  
  “增幅”评价法,指用毕业升学成绩减去入学成绩所得“增幅”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班级教学或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优点:注重了生源的差异,增强了可比性,使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公正,评价的实质是衡量进步的大小,更容易被人接受。
   缺点:仍具有“平均分”评价法的主要缺点,同时用“增幅”来刻画进步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3.“平均成绩+三率”评价法
  
  “平均成绩+三率”评价法,是指根据教学的平均成绩(W1)、合格率(W2)、优生率(W3)和巩固率(W4)各占一定的权重,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学校教学,班级教学或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综合指标(W)的计算公式为:
  W=4W1+2W2+2W3+2W4/10
   优点:注重了评价的多元性,引导学校根据教育的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抓大面积的教学质量,又抓学生的特长发展,同时抓“普九”成果,避免学生流失,并且比较科学的衡量了学校、班级或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