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从资金供需特征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

从资金供需特征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尤以资金匮乏、融资难的现象最为突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较差、向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诸多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本文拟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需状况、资金供需特点做出判断,从银行业的角度剖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关键词:资金供需 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对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化进程都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薄弱、政策环境不平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造成中小企业经营极为困难。在这些问题中,尤以资金匮乏、融资难的现象最为突出。本文拟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需状况、资金供需特点做出判断,从银行业的角度剖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状况及特征分析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状况分析
  资金既是各项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是资金所有者的权益,因此,资金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包括了资产的构成分析和资本结构分析。
  从资产的构成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资产分布较大型企业有所不同。1997-1999年我国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产总值大幅增长,但资产结构基本维持不变,中小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直比大型企业高出8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较大。
  从资本结构来看,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并且对流动负债有高度依赖性,内源资金严重不足。1997-1999年我国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负债结构情况和效益情况表现为: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各自的资产负债率变化均不大,但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大型企业近9个百分点,说明中小企业的资本金规模小,资金主要依赖于债务资金——银行资金;流动负债率对于大、中小企业而言变化均不大,但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大型企业近12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小企业的短期性资金的周转压力非常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各自的利润率均有增长,但中小企业的利润一直低于大型企业,就1999年,中小企业的利税率(6.47%)仅占大型企业(13.32%)的一半。以上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内部积累薄弱。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分析
  资金需求上呈现“急、少、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需求规模较小,在资金需求上呈现急、少、频的特点,即对资金需求的时效性极强,单位资金需求量不是很大,而且在维持再生产中,因生产与资金回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加上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资金需求较为频繁。据调查,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型企业的54倍左右,户均贷款余额约为大型企业的0.5%左右。
  期限结构以短期资金为主。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够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很多企业无法做出长期规划,故在其借入资金中,多为短期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外部资金在负债中的比例较低。根据上海几家商业银行的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贷款的比例是:工商银行82:18,交通银行95:5,建设银行60:40,浦东发展银行80:20,城市合作银行92:8,总体看,中小企业取得贷款以短期资金为主。
  上述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资金需求特征的分析,一方面,从财务比较上揭示出中小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较大型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资本结构有缺陷,融资能力特别是长期融资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趋势表明,中小企业未来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金短缺困境,而且在结构上呈现长期性和权益性特征。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内在资金需求之间存在强烈的不对称性,尤其表现在总量、期限、结构和方式上,中小企业有限的融资能力难以支持其下一步的正常发展。
  
  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状况及特征分析
  
  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渠道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资金来源,距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我国独立核算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在企业负债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78.35%;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对2700户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银行贷款在企业负债总额中占73%。
  集资:集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第二大来源。目前在私营企业中的技术与智力型的科技服务业、文化艺术业中的新办企业,合伙集资仍然是筹措资金的主要形式。
  其它筹资方式:除银行贷款和集资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和证券筹资,但规模很小,全国全部独立核算中小企业通过有价证券筹资的比例仅有7.35%。
  
  中小企业融资供给渠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渠道过于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金积累和配置体制的转变,融资渠道逐渐多元化。但整体来看,我国资金供给渠道仍然较单一。“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格局没有改变,间接融资仍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方式,直接融资以股票为主,其他融资渠道的资金规模较小,并且形不成有效补充。
  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份额小。由于各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过去在专业分工上的差别,使他们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差异也很大。就1998年来看,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来源于中国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微乎其微。
  信贷融资在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之间配置不均衡。从信贷投资看,由于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银行偏重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相对较少。
  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渠道不畅。内源融资是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从本质看,它不只是简单的财务问题,而是企业效益、战略和制度等深层问题的体现。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中小企业利用资金中来源于自身利润和累计折旧的资金通常要达到60%,来自银行的不过20%,其余从有价证券市场和其他渠道获得。在我国,即使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市,企业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