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论教育管理的多端性及道德调节需要(一)

论教育管理的多端性及道德调节需要(一)

详细内容

[作者简介]曾山金(1967-),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副教授,从事教育哲学、元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研究。
  [摘要]教育管理的多端性具体表现为教学管理维、行政管理维、财务管理维和后勤管理维等四个逻辑矢量。不同的管理维度有不同的管理目标、管理风格和管理要求,因而也就存在彼此冲突、相互抵牾的现象。从教育管理的育人目的来看,教育管理有整体性的客观要求,学校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的各端就必须像一盘棋一样,相互配合,相互扶持。对棋盘观念起积极作用和影响的,则是共同具有的伦理精神。
  [关键词]教育管理;多端性;道德调节
  教育管理的多端性是指由于学校组织构成的多样、成员角色的多重以及学科的相对独立而导致在管理中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和职能组织。管理的多端性表明了教育管理发展有多维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端者,头也。多端就是多头、多元。它是与简单、划一相对立的概念。
  
  一、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一般是指国家规定的教育领导体制和管理机构。在我国,党委对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讨论,做出决定。所谓重大问题,就是那些带有思想、政治倾向性的问题,业务工作中带有路线、方针、政策性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行政首长负责,通过学校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集中群众集体智慧,发扬民主,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民主办学原则的贯彻,这是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导体制。
  与这个领导体制相应产生的行政指挥系统,是指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行政指挥机构。这个机构由校长、副校长、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校一级的办事机构所组成。副校长、教务长、总务长等都是校长的助手,其工作对校长负责。各处室依据校长的指示处理学校行政管理事务,它们不是一级领导机构。在管理过程中,行政指挥系统负责制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等具体工作,确定全局性的工作措施,领导全校下一级单位。在学校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一个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全过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行政指挥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完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行政机构设置和工作要实行个人责任制,进行科学的分工。
  教育行政管理包括学校中的人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人事行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与任用符合教育需要的各种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育和教育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提高;以正确的考核与奖励手段,促进师生不断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设计,安排学校教育组织结构,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定期向师生传达党的声音,讲述世界政局和国内形势,积极引导师生勤奋、好学、尚真、笃行、报国。通过定期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师生与祖国同跳脉膊,励精图治,建立起和谐安定的校园。
  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运转的主轴。
  教育之所以叫做教育,学校之所以叫做学校,就是因为它以教学为活动内容,以师生为活动角色。一所学校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有师生和教学,它就一定是学校。一所学校可能十分摩登,就是没有师生和教学,那它就绝不是一所学校。
  学校的产品是人才,学校的生产是育人。不育人,不出人才,这个学校就是破产的、倒闭的“工厂”。教育就是学校产品生产的方式,学校生产的产品不同于工厂和农场。在工厂和农场,生产的过程同产品的出现同始同终。产品出现了,生产过程就结束了。人才培育不是这样,产品出现了,过程还在继续。学校产品的生产者是教师,他的生产特点是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而在空灵中收获。他会改变学生的观念、信仰和素质,但改变后的学生不归他所有。相反,只有把学生交给社会,被社会公认接受、认可和记下以后,教师才收获喜悦。学生以学校为亲,学校以学生为荣。出了学生,但出不了人才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正如生产了产品,但没有名优产品的企业一样,是不合格的或没有前途的企业。因此,人才至上关乎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学校因教学而设,教学存则学校存,教学旺则学校盛。学生因教学而来,学生依靠教学才接受熏陶和哺育,教师依仗教学才实现自我和价值。教学优秀则学生优秀,教学出色则教师成名。教学是学生成才的苑圃,名师产生的沃土,校长施展管理才干的舞台。因此,办学的行家总是以抓教学为己任,教学为先,有如天大。
  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教学工作来进行和运转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学校工作区别于其他各个系统的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
  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遵循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所担负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管理不能忽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因此要实行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批改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
  管理教学又叫管理教学研究。这不仅是因为搞好教学必须研究,而且因为在学校中,特别是有水平的学校中,科学研究也是学校出色工作的出色部分。有道是,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拳头。抓好了教学,学校就能站得稳;抓好了科研,学校才能打出去。因此,从广义上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
  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除设置专门管理教学的机构――教务处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科研的机构――科研处。
  科研管理的任务是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科研的计划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中心环节。计划管理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财务管理。这是一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管理、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教育事业费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财产物质资金管理、财务决算、财务监督和检查等七项工作。
  计划管理是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和社会需要,在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后,制定出学校的经济计划,用它来组织和协调学校的全部教学、科研、生产、后勤各方面的经济管理活动。学校的计划按时间长短可分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按计划的内容可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科技费用收支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学校基金收支计划、代管科研经费收支计划、生产财务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质供应计划、其它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等。
  在前面叙述的七项管理内容中,除计划管理外,重要的是教育事业经费管理,它包括劳动工资、助学金、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科学研究费、教学行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