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其它相关>扩大思维空间 加强民品决策(一)

扩大思维空间 加强民品决策(一)

详细内容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两个路口:新经济的路口与WTO的路口。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已使旧的经济体制格局被打破。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的无所不在,任何人在网络上都能找到任何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在全球进入国际互联网络的信息时代,科学决策的作用必然日渐增强。在国防工业领域军转民的各项开发中,决策者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何迎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旧体制交替、情况错综复杂的开发生产经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决策者不断扩大思维空间,建立科学的、多向性的信息渠道,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军转民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持续发展。

  一

  在当今时代,信息与决策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科学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为科学决策服务,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科学决策对信息的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工作怎样才能及时、准确、充分地满足决策需要,这里有一个信息思维与决策思维相衔接的问题。

  了解决策思维的特征,是优化信息思维、实现信息思维与决策思维同频共振的前提。现代决策思维主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决策思维空间范围扩大,多向思维是决策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信息工作要找出更多更新的设想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将信息思维与决策思维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决策所需的新观念、新情况、新办法脱颖而出。二是决策思维的系统性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之间联系增多,行业之间互相渗透,国内国际成为一个大市场。从总体上多角度地把握事物,作出照顾全局、符合规律的科学决策,是现代决策系统性的表现,是科学决策的核心。这就要求信息工作确立思维的系统性,学会运筹帷幄,把握问题的实质。三是决策思维求异性的增强。求异性思维是新形势下不少有作为的决策者追求并推崇的决策思维,运用了他们的这种思维方法,往往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要求进行信息工作时要用特有的职业敏感性去捕捉、思考和感受新情况、新创见,以适应领导决策思维求异性的需要。

  沟通与决策思维的联系,是实现信息思维与决策思维同频共振的关键。要达到这种同步性,必须疏通信息人员与决策层的联系渠道。一是信息部门要时刻关注决策活动的走向,主动掌握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情况,加强内外、上下及平行单位之间的沟通。例如在改革中资产重组、转机建制以及市场、税制、价格、金融等几大改革有何正负效应,哪些方面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等,这些都是决策者十分需要掌握的热点信息。二是随时了解决策的进程,使信息思维具有及时性和前瞻性。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的各个不同阶段,信息思维要亦步亦趋,捕捉所需,提供所用,弥补所缺。三是争取介入各种决策方案的研讨和论证活动,增加参于决策交流的机会,增强信息思维与决策思维的贴近度。

  二

  在信息工作中,信息选题是一个首要环节,它对提高信息利用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题应符合决策要求,尽管文字粗糙一些,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若选题偏离于决策意向,即使精雕细刻,也会成为无效劳动。决策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多数要靠信息人员把握决策者的脉搏,把握科技、产业、市场、社会的热点,自觉选题,主动服务。但是能否服务到点子上,就要看选题与决策意向是否一致,这种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选题越准,对决策的支撑作用就越大。因此,信息人员要时刻关注决策活动的动向和进程,把握决策“热点”。决策“热点”是决策者在一定时期内决策意向最为集中的表现,抓住了“热点”,也就抓住了决策意向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