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寓教寓乐教学环境(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历史教学应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知识特点,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寓教寓乐的教学环境,把学生从以往的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苦学”、“死学”中解放出来,变得“乐学”、“会学”,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得以获取知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堂氛围 寓教寓乐
课堂氛围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应,它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之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教师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授课艺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显著增强,处于良好课堂氛围之中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提问反应迅速,能从多方面搜集组织材料回答问题,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广、博、杂;同时教科书上的历史与学生日常接触的文学影视史实时间性、事件性虚实相间,又可能造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混乱或先入为主等现象。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教材内容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灵活多样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热情
课堂教学非常重视新课的导入,一堂好课必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解决下面的新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课堂伊始,我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讲历史小故事、挂图设疑、回顾提问、播放音乐、学生表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求知的课堂氛围。
二、采用民主的教学作风,减少角色意识
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愿,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创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民主,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减少学生角色意识,融洽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思维灵活。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我首先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影响、结果,然后以友好的朋友交心般谈话方式,让大家想想日本历史上有没有相似事件,学生齐声回答有“大化改新”。我进一步诱导,中外历史上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有哪些,学生像开闸的河水,哗哗啦啦的讲出了很多,如商鞅变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的1861年改革等等,在同学们积极活跃的参与中,我有效的完成了原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形成严肃而又活泼,有民主和谐,又有自由争论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