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一)

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一)

详细内容

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责任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需要的引导,既是我们教育的职责,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大众健身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体育 兴趣 激发与培养
  
  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过于强调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因而,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不够,甚至遭到排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陈旧理念、内容与方法。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理应得到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学体育的兴趣,使体育成为其内心自发的需要,成为体育教师要考虑的课题,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加强观点的引导,提高学生体育的意识
  
  加强教育、诱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如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目的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学习与锻炼,增进身心健康,既是保证自己精力充沛地完成当前学业的需要,更是未来学习、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引导学生把满足当前的运动兴趣需要和实现未来终身体育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精选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自己学习的空间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多选择一些健身效果好、教育价值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兴趣的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扩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但是,仅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十分有限的,是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的。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兴趣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学生可能要学习一些自己原本缺乏兴趣的教材;而有些学生学习自己原本感兴趣的教材时,也可能由于组织教法呆板而逐渐失去原有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把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主要精力,放到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改革上来。因为组织教法改革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完全可以对部分学生原本缺乏兴趣的某些教材,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这应当是我们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