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文章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从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等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方面入手。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大热点。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成为很多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要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基本点是搞好专业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本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网络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对众多高职高专网络专业办学情况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沿用本科模式的专科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网络应用塑人才的要求。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有关专家和老师的多次讨论,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系统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能在IT企业从事网络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具体的专业培养要求如下:(1)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网络与通信等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规划、组建、互连、调试技能;熟悉主流网络设备的操作,具有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安全维护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主流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的应用,熟悉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了解网络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具有主流网络产品的销售能力。(3)达到国家规定的与专科学历相适应的外语水平,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4)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们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将应用性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网络工程素质和网络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目的。(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技术”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就人才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焦点。(3)以“人才”为根本的原则。“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整体划一的课程、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整体划一的原则方式方法去塑造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律、自控、自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保持与时俱进的动态更新原则。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既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要顺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更新。这种更新不仅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还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