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门性训练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少年运动员训练水平、成绩及现状,分析少年运动员生长规律特点及短道速滑项目本身的规律特点,从而了解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在少年时期夯实基础、加强训练、厚积薄发,才能使我国成年运动员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短道速滑;少年运动员;专门性训练
1、前言:随着短道速滑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广泛重视与普及的程度,短道速滑运动水平发展很快。短道速滑的技术、战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如何快速发展我国的短道速滑竞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从新审视、捋顺、研究和探索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如何发展,如何开展好青少年的训练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对哈、齐、牡、佳体校短道速滑男、女队队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撰写论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2.2逻辑分析法:针对对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论文进行深入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谈到短道训练,就首先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规律、特点,二是短道速滑运动项目规律和特点。少年运动员体能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而变化,在训练中必须与之相适应。这个阶段的运动员训练除了要巩固好已掌握的基本技术、战术、运动能力外,还要强化完整技术的形成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都要以科学、系统地实施训练而得到的。
在训练过程中,要把基础训练抓好,一是基本功,二是能力。基本功包括运动员对专项的认识、理解、掌握、熟练应用等方面的底蕴。它是通过在训练中不断地修正、改进、完善,得以提高的,最终使专项成绩得到升华。专项成绩的提高除了受限于基本功外,还受其运动能力的限制。运动能力的发展又受到了肌肉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及心脏、肺和血管循环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身体训练中应按以下三个方面有序的进行。应优先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准确完成动作的能力(也就是优先发展神经系统),及有氧代谢能力;加强提高快速力量的训练,通过练习来提高爆发力,进行这些练习时,要以最快的发力形式,最快的肌肉收缩速度来完成练习;逐渐发展无氧代谢能力,主要是让运动员承担氧债的能力(提高耐乳酸水平),要与技术、战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练习,提高实战能力。安排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个体差异。同时,也必须注重强化上述这几方面的训练。
3.1加强专项基本技术练习
通过陆地训练解决运动员对短道速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理解与适应能力,使运动员动作规范化,包含了身体姿势、支撑稳定性、蹬冰动作的方向、用力的顺序、发力的形式、身体重心的处理及动作的协调性等内容的练习,对下刀的方向、角度、身体重心在运动过程中的不断变化,要求运动员的支撑点也要不断变化来求得支撑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