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研究的构想(一)
详细内容
【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更使之雪上加霜。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本文从区域经济的特殊视角,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想,意在使课题研究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坚实基础之上。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 北部湾经济区开发 研究构想
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近年来,同全国一样,广西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尤其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界对其中原因进行了探究:一是广西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就业机会有限;二是近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剧增,职场竞争激烈;三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不到位,高职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四是政府相关部门宏观调控乏力,高职院校的设置、布局欠合理,就业信息渠道欠通畅……。尽管原因诸多,但我们认为,广西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相脱节,导致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这才是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最根本的深层原因。
年初,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开发,将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助推器,必将极大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广西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北部湾经济大开发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持,特别是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把握好这一契机,将是广西高职教育大发展和化解就业难题的极好机遇。
高职教育如何办出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学界对此也进行过许多研究,但由于此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尚未正式启动,如何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战略探讨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针对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在学界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发展战略,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切入,试图从根本上化解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
2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相互关系的研究为核心,预测、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究广西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机遇,通过内涵式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的需要,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为广西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化解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题献计献策。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方位审视透析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难点症结,以对症下药,提出化解难题的举措和对策。
二是深入解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分析预测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包括行业、产业人才数量上的需求和规格质量上的需求;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需求存在的差距缺口。
三是从就业的角度,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剖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四是借鉴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成功经验,全方位探讨建构适合广西区情、适合广西各类高职院校实际、富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五是确立“大就业”的系统就业观,探讨建构适合广西区情和各类高职院校实际的就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