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详细内容

1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1.1 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讲队伍中,有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2人,硕士学位4人,平均年龄为32岁。教师均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半数教师曾主持过校园网建设或来自于企业,教师队伍既具有与该课程相关的专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经验,又有娴熟驾驭该课程教学的经验,同时还有相关的高水平科研。主讲教师屡获殊荣,多次在讲课大赛中获奖,数年年终教学考核成绩优秀。
  1.2 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6门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因为各专业特点的差异和学生能力的不同,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与通讯:适用于通信类、电子类等对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的专业,讲授内容以Inter-为线索,自顶向下系统讲述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协议的原理。重点在于理解协议的概念、应用和编制简单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部署、配置与应用。该课程侧重于网络内部原理、协议的学习,为学生向研究型学习方式发展打下基础。(2)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适用于理工类非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络、网络互联及建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因特网的重要协议和网络设备,另外对于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也做了讲述。(3)计算机网络基础:适用于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等专业,授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传输介质与体系结构、因特网的体系结构、因特网接入问题概述、万维网基本概念、浏览器的功能、万维网的搜索技巧、浏览器的设置和维护、电子邮件客户端的应用、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FTP服务器端及客户端及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初步等。它的要求比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要低一些。考虑到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追求新知识、新技术。当教材跟不上时,通过讲义的形式弥补,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在科研中把握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并放入网络教学平台中。
  1.3 实验与实训设计在课程建设中,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真正形成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动态良性循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实验教学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新知识、验证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身造血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这样,就可以在理论和实践双重高度上获取知识,这比仅仅在理论课单方面获取的知识要深刻、牢固得多。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实验教学的规律,积极地进行实践。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将相关的网络实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技能训练,训练学生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和建立、配置网络的方法,包括W indows Server2000/2003系统的简单应用、Inter浏览器使用、利用W indowsXP建立对等网、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局域网组建等实验;第二层次是中级技能训练,它着重面向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类、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类,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较高级和较复杂的网络应用技能,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园区网规划与配置、动态网页服务、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邮件服务器的配置、网络安全产品配置等多个实验。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积极开展了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使用,并组织教师一起制作,以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增进交流,并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实践证明了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课件制作质量的提高。合理规划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环节中应用比例,做到“把握播放速度,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加强师生交流,给学生思考时间”,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此外,课程建设组中有专人负责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参考文献等内容及时充实到课程的网站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1.5 教材建设我们还很重视教材的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教案、讲义和实验指导书。2001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出版了《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 2003年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目前正在承担“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第二版)》。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我们有效地将教学设计、实验设计、改革思路融入其中,贯彻教改意图、实践教改思路,使得精品课程成立体化建设态势。
  2 继续建设精品课程的思考精品课程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精品课程的确立只能说明在过去取得的成绩,如果不继续提高前进,总有落后的一天。因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长期建设思路包括:
  第一,要坚持维护、完善和更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是通过检查就结束了,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展示可以和课程网站的建设合并进行,以增加课程网络化教学的比例。
  第二,不断构建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形成一个科学的、闭环的课程建设系统。
  第三,对内部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进行制度化,积极参加高级别、各区域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研讨会。广泛深入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精品课程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蓓.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2): 118-119.
  [2] 王绵森.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育, 2006(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