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刍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刍议

详细内容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该专业的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3年翻一番的程度。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职5世纪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约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缩短为5年左右。现代科技交叉综合趋势日益明显,边缘学科不断发展,各门学科之间也相互交叉、渗透计算机科学技术论文的发展逐渐使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国际化、集团化、全球化,这些对于科技、教育、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及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21世纪,人类将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时代的发展和所面临国际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而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真正成为“多能一专”的通用复合型人才,就更加及时和必要。
本专业产生背景、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和就业方向产生背景:计算机发展论文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普及率并不高,企业中计算机资源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利用,信息处理效率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正应运而生的,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计算机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学和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信息管理,成为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信息管理人才。专业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企事业单位常用的办公软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系统操作能力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能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并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做出预测和决策,具有独立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市场预测决策、经济活动分析、撰写专业报告的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组建内部网络系统,并能管理和进行多媒体制作的能力。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实施管理和评价,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等工作。
本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上当前存在的问题1.强调系统性,忽视可行性。计算机硕士论文有些学校过分依赖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时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不是通过科目的调整来增强适应性,而是抱残守缺,乐于在原有模式上调整课时和教学内容,一味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模式。结果,教师该教的却不能教,学生应学的却没有学或者学不会。课程设置貌似系统,实质教学内容支离破碎。2.强调历史性,忽视科学性。有些学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经验,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优势,因而这些学校往往陷入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从自身既成的历史经验出发,按照自身的偏好来增减科目,而忽视教学内容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忽视经验的历史性,忽视传统优势也会在新的客观条件下丧失殆尽的可能性。结果,出现了该减的科目没减,不该增的科目却增了。课程设置形式上作了较大改革,实质上教学对象并未因此受益。3.强调实用性,忽视发展性。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论文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因特网则是病毒流行、爆发的有利桥梁。计算机病毒给我们的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制造很大地麻烦。如近年来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巨大损失的CIH计算机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由此可见计算机病毒已成为文明、安全使用计算机的一大隐患。因此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维护工作中,有效的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适当的防范,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最好办法。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病毒发作的条件成熟),即可感染和破坏计算机;世界上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在1983年11月10日诞生的,当时的美国学生弗里德-科恩以测试计算机安全为目的编写了首个电脑病毒,虽为“毒”,但计算机硕士论文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现在我理解的计算机“病毒”,它的目的是善意的,性能是“良性”的,但病毒发展到今天,已失去了当时的“善良”出发点,它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目前世界上约有6万多种电脑病毒,随着网络的发展,更是给它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它们已经从最初给用户带来小麻烦发展到严重威胁电脑和网络的安全。我想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不会忘记我国99年出现的CIH病毒和06年大规模泛滥的熊猫烧香病毒,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病毒发作时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如利用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的手段破坏分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O5设置等。典型代表有磁盘杀手病毒(D1SK KILLER)。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寄生在磁盘上的病毒总要非法占用一部分磁盘空间。代表类型是引导型病毒,病毒本身占据磁盘引导扇区,而把原来的引导区转移到其他扇区,而其本身要覆盖一个磁盘扇区,同时被覆盖的扇区数据永久性丢失,无法恢复。抢占系统资源。大多数病毒在动态下(开机状态下)都是常驻内存的,这就必然抢占一部分系统资源。病毒所占用的基本内存长度大致与病毒本身长度相当。由于病毒抢占内存,而导致内存减少,使一部分软件不能运行。除占用内存外,病毒还抢占中断,干扰系统运行,如4096病毒,使文件的长度增加4096个字节。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病毒进驻内存后不但干扰系统运行,还影响计算机速度,主要表现在:(1)病毒为了判断传染激发条件,总要对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这相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状态既多余又有害。(2)有些病毒为了保护自己,不但对磁盘上的静态病毒加密,计算机职称论文而且进驻内存后的动态病毒也处在加密状态,CPU每次寻址到病毒处时要运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CPU指令再执行;而病毒运行结束时再用一段程序对病毒重新加密。这样CPU额外执行数千条以至上万条指令。
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由于病毒的较差兼容性,常常导致死机。盗用用户的重要数据,如上我们已经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等。由上可见,计算机病毒给我们的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病毒,已成为我们计算机工作者所必须解决的任务。本人根据多年的机房管理工作,认为可根据计算机病毒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现象来做好对它的防范工作。计算机病毒发作前常见的表现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⑵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⑶运行速度明显变慢。⑷以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⑸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⑹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温馨提示:以上为我公司为您提供的部分计算机小论文,如需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硕士论文,计算机职称论文请您联系我们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021-585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