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的思考
详细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教育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多年来,在我区(或我校)举行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比较成功地促进了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及计算机硬件建设。但较高层次的应用教育,特别是各种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明显不足,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得到足够重视,进行必要调整和改革,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竞争力。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情况我校目前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主,面向本科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二级考试课程,如“VF程序设计”等,所以从形式上讲,主要为了应付计算机过级考试,只有个别专业依据某些需要开设了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情况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大部分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专业理论课程的内容过于单调和笼统,很少涉及那些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在课程计划安排环节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除了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简单程序设计语言和一般上机操作外,缺乏对更深、更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特别是缺乏计算机软件和专业化、行业化的应用技能培养。
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及用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能力,使之能够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信息需求和应用管理问题,一专多能。面向的对象是那些已经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以提高对本专业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大学生。面对目前中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挑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做好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另一方面应调整原有教学模式、体现自身应用特色、提倡与学科整合,应开设一些与本学科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与相关技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