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探讨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详细内容

0 引言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传承知识,但如果将知识的传承绝对化和简单化,并漠视了人的情感和体验,那么知识的传承过程就是冰冷和僵化的。尽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提出了 “寓教于乐”的情感式教育,但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形成了崇尚“知识至上”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人为地断裂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对知识缺乏情感的容器,丧失了对知识主动学习、内化与应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反思中前进,当时代的发展不断继承和超越着传统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高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心理学认为,“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 [1] 。这里的“情境”指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场景。情境的功能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体验”,是指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 [2] 。用心的学习就是体验学习,它是实现学生生命感悟的过程,也是实现生命审美的过程,是对学习对象的一种情感的赋予和心灵的呼应。“情境体验教学法”和以往的 “情境教学法”是有区别的。“情境体验教学法”对情境的理解更为宽泛,它将情境界定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并且, “情境体验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即更加关注学生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的过程 [3] 。

2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对图形或图像进行润饰、美化、创作,使图像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和价值。笔者始终认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课程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能力,并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表达独特的审美个性,实现并体验独特的审美价值。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为情境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场所,情境体验教学法也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

3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3.1 教师角色的构建 3.1.1 适应变化,做学生引领者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及操作经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

本文选自上海论文网 ://.shlunwenw.致力于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