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博弈 谁与争锋――2009中国电视新闻述评(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电视新闻 2009 新华社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后奥运时期,“变革”仍然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主旋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新闻立台、民生新闻转型到媒介融合,都显示出电视媒体不甘落后,不断创新,打造更强竞争实力,追求最大传播效益的决心。电视新闻的兵家之争历来是中央台和地方台两强相争,但在2009年,新华社电视新闻异军突起,加入到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电视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到底谁能在新一轮博弈中占据制高点?我们不妨扫描一下。
一、中央台:重擎“新闻立台”大旗
如果说2008年吹响了电视回归新闻的集结号,那么,2009年则可以说吹响了“新闻立台”的冲锋号。汶川地震的及时报道和信息公开,北京奥运的成功转播和巨大影响,让中国电视界重新审视电视的新闻属性和媒体的社会责任。而这一切都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电视的旗舰――中央电视台。
由于僵化刻板的面孔以及在重大事件上的缓慢反应,导致央视新闻节目收视率降低,公信力下降。“从新闻节目的报道质量来看,中央电视台在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方面的报道实力雄厚,但是社会热点类新闻呈现出视野不够开阔,大众生活类新闻品质不够完善等问题,新闻节目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①新闻要做到及时、公开、透明才会获得公信力。新闻改革对于央视而言,优先需要解决的是“新闻立台”问题。重提新闻立台,需要强化央视以下几个方面特色:中国声音、国家意志、公共话题、舆论引导、新闻回归、舆论监督等。
2009年7月份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变脸”,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突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包装上注重可视性,大号鲜艳字幕和3D动画等,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此次央视改革最大的看点还不是《新闻联播》,而是央视新闻频道的变革,其核心是加强信息量和评论力度,更加尊重新闻规律,使新闻频道的面孔逐渐清晰化。央视新闻改革不只关注新闻的迅速和第一落点,还对整体的节目架构进行了改革。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不仅将加大新闻播出量,甚至有望推出更多的新闻栏目,打造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节目架构。本次改版可以说是一次理念的提升,使节目更具亲和力、回归新闻本位,新闻频道逐渐成熟。
继《实话实说》、《每周质检报告》、《新闻会客厅》等名牌栏目纷纷下课后,《小崔说事》也于12月被曝即将停播。《新闻联播》这档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也已经自7月30日晚开始变脸。在25分钟的国内新闻中减少领导和会议新闻,加强对民生的关注,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性内容。节目增加了本台短评,央视还进一步完善特约评论员机制,邀请权威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
《朝闻天下》和《世界周刊》主持人的变化也凸显了两档节目的兼容并蓄,胡蝶和康辉的青春朝气,令节目显得亲切活泼,引发网友热议。每日18:00在新闻频道播出的《共同关注》被认为是改版后变化最大的一档节目,原来是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改版后保留原有栏目名称,内容却变成了播新闻。由央视一套“移师”新闻频道晚间八点黄金档的《东方时空》,时长增至一个小时。它的改革和《共同关注》一样:强化新闻、淡化专题。全新的《东方时空》新闻资讯量大幅增加,同时将增强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早间的《朝闻天下》、午间的《新闻30分》、午后的《大直播时段》、晚间的《共同关注》和《东方时空》,再加上被换到了22点的《国际时讯》,以及《新闻直播间》、《环球引擎》、《时事解码》等新节目的纷纷上马,使得央视新闻资讯类节目覆盖了所有时段,新闻播出总量和首播量与改版前相比都有显著提高。同时,组建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节目中加入专家连线和短评,探索新闻深度。可见央视不仅要“新闻立台”,还要“评论强台”。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突发事件是电视新闻的最大卖点。央视大力强化突发事件出境记者中心制。从6月初开始,在北京、上海、成都等8个城市设立应急报道驻点,一旦当地发生突发事件,驻点记者须在4~6小时内赶赴现场报道,这就为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9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现场,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许强向媒体介绍道:央视新闻中心改版后收视率翻番。改版之后的新闻频道全天新闻总量和新闻首播量,和改版之前是有天壤之别。以11月17日为例,新闻总量为666条,其中首播是353条,首播率超过50%,在改版之前,无论是总量还是首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那个时候首播量只有17%。
央视新闻改革对于全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央视新闻改革,对舆论环境和新闻体制势必产生蝴蝶效应。怎样平衡政治和民生,做到政治正确,这正是中国新闻媒体改革的暗礁处。央视新闻改革如果能够试水成功,不可不谓是对新闻体制改革以及言论建设的贡献。伴随央视新闻改革的不断突破,我们希望中国新闻局面能够大好,相应的新闻制度和法律也能催生、健全起来。”②
“新闻立台”能否成为中国电视的唯一选择?“新闻立台”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们有必要认清“当前我国‘新闻立台’的性质、构成、目标和任务:1、在办台宗旨上,确立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来统领全台宣传业务;2、新闻节目必须奠定其在全台的重要地位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形成核心品牌和强势传播;3、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资源和各种传播渠道,在传播区域内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以确保电视媒体所承载的历史使命。”③
二、地方台:内外兼修各谋发展
目前,电视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导致广告萎缩,电视台之间竞争激烈,节目同质化严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给电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分流着受众和广告。地方台遭遇发展困境,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资源的优势,在过去的一年里,地方电视台的突围和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还是可圈可点的。2009年民生新闻除了在表达方面继续花样翻新之外,江苏台和南方台分别在内涵和外延上的突破最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