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新闻传播学>我国科技期刊经营思路研究(一)

我国科技期刊经营思路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以及发展的主要瓶颈,从科技期刊经营角度剖析其原因,并对此提出进行体制改革、准确的市场定位、塑造科技期刊品牌形象、建设完善的营销网络、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策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及走国际化期刊道路的经营对策,希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能够体现出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经营策略
  
  一
  
  1665年1月和3月,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先后诞生了《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和《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这2份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至今已有344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医家在苏州府也创办了中国近世最早的科技期刊《吴医汇讲》,至今也已有217年的时间。
  在此后至今的数百年间,科技期刊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轨迹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其为科技研究及学术研讨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无形之中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科学劳动是“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又以前人的劳动利用为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今人的协作与前人的劳动利用,除了科学研究所需的仪器外,最主要的是对以出版物为载体的科技信息知识的历史继承。
  英国物理学家丁・齐曼也指出科技期刊“使科学工作的点滴成果能够有系统地发表,这在现代史上是一个转折点――这种把无数成就传送到极为丰富的人类知识宝库的技术,是世纪以后推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形动力,因为它发挥了联合的、集体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按其成果来说,远远超过了个人所能做的一切。”因此毫无疑问。科技期刊对科技文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直接指导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普及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水平。
  正如美国《独立周刊》所说:“杂志从有生以来便代表一种智慧的活动。杂志的作用,是从旧材料中编织新的故事,配合时代的潮流改写历史及传记,伸张已经被人遗忘的真理,使健康的知识更能适合人们的口味,化玄奥的科学为应用的知识,向世界上黑暗的角落,以及人类文化的若干隐处,投以搜寻的光亮,发起新的运动并导引旧的运动,高掀警铃使酣睡中的人们自梦中惊醒。扭转那些向后张望的头颈,使它目向前方。这说明人们看重于杂志的科学传播功能,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
  科技期刊同时也是国家创新成果积累和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之一,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的内在需求和重要基础,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科学传承、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因此,切实办好科技期刊,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对我国的科研工作乃至科技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科技期刊已超过5000种,占据了国内期刊总数的“半壁江山”,是当今世界科技期刊种类与数量的大国。从数量上看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科技期刊第二大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较齐全、涵盖各学科、基本能满足科技人员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体系。这无疑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大众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水平与质量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从中暴露出许多不足。
  
  二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体制问题。体制制约是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发布结构上表现出散、乱、小的局面。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当时历史条件要求,各部委重复办刊现象严重,刊名不同,但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却大同小异。以我国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期刊为例,现有的《航空工艺表面技术》《电镀与环保材料保护》等期刊分别分布在轻工系统、环保系统、机械系统、电子系统、化工系统和军工系统。分属于不同部门的科技期刊因此就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格局。这使得本身有限的期刊资源无法转化为整合优势,进而打造出极具影响力的精品科技期刊。反观国外先进的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着力于对期刊优势资源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例如英国著名的自然出版集团(Namrre Publishing Group),依托Nure杂志的强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推出新刊,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出版仅3年的Namre Physies影响因子已达到12,远远超过了物理学领域久负盛名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体制的约束给我国科技期刊经营造成了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从创刊之日起,出版经费由挂靠单位全额解决,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缺乏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或许换句话来说,忽视了科技期刊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化需求,造成了经营活动的被动局面。二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现象也时有出现。个别科技期刊向作者收取高额的版面费,降低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要求,使期刊沦为某些赚钱的工具。0有的期刊违规办刊,甚至变相出卖刊号。
  当前体制制约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期刊发展的瓶颈,打破现有的科技期刊分块模式,调整期刊布局,实行优化配置,尽快切实实行体制改革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2、资金问题。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多挂靠于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所、学会等,整体规模较小,大多靠有限的政府经费和版面费勉强维持生存,资金短缺。同时,科技期刊发行受众范围较小,专业性强,使得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成比例现象较为突出。而办刊成本的逐年增加,更是都造成了科技期刊生存的举步维艰。
  有的主办单位以片面追求于直接经济效益的短视和偏见,认为科技期刊对本单位的科研没什么贡献,于是减少甚至不再给予经费资助。有的主办单位虽然没有减少经费,但也是几年来一直不再增加。这些都对我国科技期刊的成长造成了重大打击。
  虽然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已经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以发展科技期刊。但是这些远远还不够,如何拓展科技期刊发展的资金渠道,为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壮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3、人力资源问题。与其他期刊相比较而言,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要求更高。因为它所要求的不仅是一名合格的稿件加工人员,既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编辑加工技能,深谙各项编辑加工标准,完成新闻学学科价值意义上的一个编辑应该所完成的任务。同时。他必须对所编辑的具有专业性的科技文章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并能给出专业评价。对该专业领域熟悉了解。拥有自身独特的理解与看法。
  此外科技期刊编辑还应具有策划选题,合理组织人员,把握期刊发展方向和营造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能力。策划不仅包括办刊方针,读者定位、市场范围的策划,还包括重点栏目、重点选题等方面的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