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文章指出了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开设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评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改革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好多综合院校纷纷设立了成教职教学院,高职招生人数大幅度上升,一大批学生走进高等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而高等数学又是教育部指定的大专院校工科类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高等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质量人材的培养。怎样利用较少的教学时间来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以发挥高等数学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是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1要明确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等数学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难度很大,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数学基础不一样,进入大学后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所谓淡化系统性,是指不强调教学内容的连贯与衔接,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所谓淡化严密性,就是针对学生抽象能力的薄弱,不追求逐字逐句的严格描述;强调思维性,就是关注数学的思维方式,体现数学素质的修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总之,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集思广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
2改善教材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
2.1用生动实例导入概念,回避难度较大的理论证明高数是一门理论课,概念抽象、严谨,学生不容易理解,每次上课都应该注意新课的导入,用具体实例引入抽象概念,同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设计教学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对难度较大的基础理论不作论证,只作简单的几何说明;删减一些繁琐的求导和积分运算。如讲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都是先举例,通过画数轴表示出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变化趋势,指出极限实际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然后再进一小给出极限的形象定义,就很自然地容易理解有关函数极限的ε语言定义。证明题的内容应删去不讲。每个概念都不能生硬地给出,而是先举例子或观察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再给出概念。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能理解抽象、精确的数学概念。又如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不拘泥于“定理―证明”的单一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删去证明了事,而是尽可能的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既交代了来龙去脉,又冲淡了抽象成分,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