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小议中学政治教学课程(一)

小议中学政治教学课程(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感到乏味,针对这种情况,应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兴趣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灵感,以达到预期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时代气息;开放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文明一天不激发出自己的主动发明创造性,就一天走不出劣势于西方文明的被动。自身的文明就缺乏强大的魅力和整合力,也就摆脱不了要受原创者颐指气使,甚至横行霸道的局面。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呈现多元化趋势。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我们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求激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门路。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
1?必须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我们不妨进行如下一些活动:
2?1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