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与应用分析(一)

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与应用分析(一)

详细内容

作者:伍少雄 黄冬 吴万征 周飞

【关键词】 住院

  摘 要: 目的: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03~2004年药品总消耗量、总金额,统计处方共33480张,以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大部分使用较为合理,临床医生基本正确把握WHO瘤症“三阶梯”止痛用药方案。

  关键词: 麻醉性镇痛药; 管理; 应用分析

  麻醉性镇痛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凡此类药品的供应必须根据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也是医疗不可缺少的药品,及时、准确合理地应用麻醉性镇痛药不仅能解除疼痛患者的痛苦,而且更好的提高其生活质量。根据麻醉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每张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超过3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需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页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处方保存3年备查等措施。本研究对我院2003年~2004年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品及处方应用情况作一简要分析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通过药剂科计算机检索我院2003~2004年的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33480张,统计药品种类、用药总量、总金额数、用药天数等情况。

  12 方法

  参照《新编药物学》(15版)及药品说明书来确定各药的限定日剂量(DDD)〔1〕,计算各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以DUI作为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2〕。

  2 结果

  2003~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情况见表1、2。表1 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情况(略)表2 2004年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情况(略)

  3 讨论

  从表1、2可见,2004年8种麻醉性镇痛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趋势与目前人口老化、癌症患者增加有关。

  麻醉性药品的管理属特殊药品管理范围,其要求更为严格、管理更为规范,这要求医师、药师都要熟知和遵守麻醉药品的管理规定,以防出现医疗事故、侵犯患者的合法利益。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结构是:手术、创伤镇痛以哌替定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其次是盐酸氯氨酮注射液。癌痛以吗啡制剂和可待因片为主。吗啡类制剂用药频率最大,是因为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主要是应用吗啡类药物最多。吗啡是缓解中、重度疼痛很有效的阿片药物。WHO专家认为一个国家的吗啡消耗量是评价该国癌痛改善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我院的“宁养院”是李嘉诚基金给予癌症疼痛患者临终关怀的定点医院,硫酸吗啡控释片和盐酸吗啡缓释片及可待因片消耗量的98.5%用于癌痛患者,表明了我院大多数医生已经将吗啡类制剂作为控制癌痛的首选药物,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口服给药是主要途径,符合WHO推荐的缓解癌痛的最佳给药途径是长效制剂口服给药相符,正确服用极少产生身体和精神的依赖〔3〕。芬太尼注射液用量频率居前,主要是手术中应用,作为手术中的全麻手术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泵,其具有镇痛效力强(吗啡的80倍)、镇痛起效快、血浆半衰期短、副作用少的特点,用于各种手术及术后镇痛。我院是粤西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对骨科、肝胆外科、妇科、微创整形科等科室手术量上升,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也相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