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燕菊 常军民 于鲁海 陈坚
【摘要】 目的研究大蒜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大蒜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大蒜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大蒜; 蒜氨酸; 薄层色谱鉴别
大蒜是百合科Liliaceace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大蒜的有效成分为含硫的一系列化合物。大蒜的鳞茎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是S-烯丙基半胱氨酸硫氧化合物――蒜氨酸〔1,2〕。国内外已上市的大蒜制剂近几十种之多,但各种制剂原料的来源有所不同,而导致制剂质量的差异。为从源头控制大蒜药材质量,本文采用TLC法对大蒜进行定性鉴别。
1 材料
陈蒜:陈蒜1号(编号0501),陈蒜2号(编号0502);鲜蒜:独头蒜(编号0601),山东白皮蒜(编号0602),山东红皮蒜 1(编号0603),山东红皮蒜2(编号0604),喀什沙门乡蒜(编号0605),玛纳斯蒜(编号0606),英吉沙芒辛乡蒜(编号0607),新地蒜(编号0608),老泉子街蒜(编号0609),半截沟蒜(编号0610)。
正丁醇20050420,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正丙醇20050818,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三厂;冰醋酸041020,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甲醇050719,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茚三酮040620,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0.2%茚三酮:称取茚三酮0.1 g,50 ml无水乙醇溶解,即得。
BP211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SK2200LH超声波振荡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西贝乐SQ2119C型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上海帅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蒜氨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蒜氨酸对照品0.01 g置于10 ml量瓶中,甲醇-水(1∶1)溶解,定容至刻度(每毫升含蒜氨酸对照品1 mg)。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采用水煮灭活蒜氨酸酶和甲醇灭活蒜氨酸酶法,制备样品,确定样品的制备方法。
方法1:去皮蒜10 g,甲醇50 ml打碎15 s,转移至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水,在超声器中超声15 min,精密吸取10 ml,浓缩至5 ml,备用。
方法2:去皮蒜10 g,水煮10 min, 加水50 ml打碎15 s,转移至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水,在超声器中超声15 min,精密吸取10 ml,浓缩至5 ml,备用。
2.1.3 展开系统的选择 薄层板:硅胶G薄板;展开剂:正丁醇-正丙醇-冰醋酸-水(3∶1∶1∶1),正丁醇-冰醋酸-水(4∶1∶1);显色剂:0.2%茚三酮,在105℃加热5 min后日光下观察。见图1。
2.1.4 蒜氨酸对照品、大蒜样品点样量的选取 蒜氨酸对照品(1 ml)5,10,3 μl点样,确定点样量。大蒜供试品点样量5,10,2 μl点样,确定点样量。
图1 不同制备方法大蒜供试液的薄层色谱图(略)
2.1.5 蒜氨酸对照品与3批大蒜样品同板对照 蒜氨酸对照品(1 mg/ml)点样5 μl,大蒜样品点样量2 μl对照并验证点样量。
2.1.6 12批大蒜样品的薄层色谱图 蒜氨酸对照品(1 mg/ml)点样量5 μl,大蒜样品点样量2 μl,进行薄层展开,喷显色剂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