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的药效学研究(一)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的药效学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徐磊,孙玉华,李涛,张云珍,李建娥, 顾政一

【摘要】   目的观察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的抗炎、止痒、抑菌作用。方法建立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动物模型,家兔阴道炎模型观察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的抗炎、止痒、抑菌作用。结果阿娜尔阴道泡腾片(10%,20%)能够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抑制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提高豚鼠的致痒阈,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阿娜尔阴道泡腾片能消除家兔阴道炎模型阴道充血、水肿、糜烂、分泌物增多的病变,抑制霉菌生长,明显减轻阴道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阿娜尔阴道泡腾片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痒、抑菌等作用。

【关键词】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 抗炎 止痒 抑菌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由石榴皮、苦豆子等组成。为了探讨其药效作用,笔者进行了实验动物的抗炎,止痒,抑菌作用的研究,以期为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用于临床治疗阴痒、阴道炎、宫颈炎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0.75 g/片,含生药1.49 g/片,批号041010,由新疆西部加斯特斯药业公司提供。洁尔阴泡腾片,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10930008,批号040601。二甲苯,西安化学试剂厂,批号030701。角叉菜胶,美国Sigma公司产品。磷酸组织胺,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30309。白色念珠标准菌株(AT10231),由新疆医科大学提供。

  1.2 动物

  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豚鼠,雌性新西兰家兔,体重2.0~2.5 kg。均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2 方法与结果

  2.1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1~3〕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1.4)g,按动物体重、性别随机均分为NS对照组、阳性对照药洁尔阴泡腾片组(10%溶液)、阿娜尔妇洁阴道泡腾片低、中、高3个剂量组(5%,10% ,20%溶液)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涂药1次/d(0.05 ml/20 g),涂于右耳,连涂5 d,空白对照组涂以等量的蒸馏水。末次涂药30 min后, 各给药组以蒸馏水洗去药液,用棉球擦净,给小鼠右耳涂以二甲苯0.03 ml/20 g,左耳为对照。30 min后,将小鼠断颈处死,用直径8 mm的打孔器,将双耳相同部位各打下一片,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程度,求出肿胀率。结果见表1。表1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略)

  2.2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大鼠50只,体重(149.5±19.9)g,雌雄兼用,按体重、性别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药洁尔阴泡腾片组(10%溶液)和3个不同剂量的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组(5%,10%,20%),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右后足涂抹给药,0.1 ml/100 g,1次/d,连续5 d。末次给药30 min后,测量右后足跖厚度,然后每鼠右后足跖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50 μl,注射后每隔1 h以千分卡尺测量1,2,3,5,7 h各组大鼠右后足跖厚度,依其差值表示肿胀度。结果见表2。表2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的影响(略))

  2.3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取Wistar大鼠50只,体重(154.0±12.0)g,雌雄各半,按体重、性别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药洁尔阴泡腾片、3个不同剂量的阿娜尔阴道泡腾片组,给药剂量与实验“2.2”相同。取棉球(20±1)mg/个,高压消毒,每棉球注入氨苄青霉素0.1 ml,60℃烘干。在乙醚浅麻状态下,各组大鼠左右前肢腋下皮肤无菌切小口1 cm,塞入一个棉球缝合。当天开始直肠给药0.1 ml/100 g,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2 h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及周围结缔组织一齐取出,剔除脂肪,80℃干燥,称重,减去原棉球重即得肉芽肿重,计算药物对肉芽肿的抑制率。结果见表3。表3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对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略)

  2.4 止痒作用实验〔4〕

  取豚鼠60只,体重(351.1±13.5)g,雌雄各半,将豚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给药剂量与实验“2.2”相同。实验前一日,各组豚鼠右足后背剔毛,涂药0.1 ml/100 g,实验当日用粗纱布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处面积1 cm2,再涂药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涂药后10 min,开始在创面滴0.01%磷酸组织胺0.05 ml/只,此后每隔3 min依0.01%,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 ml/只,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以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阈。结果见表4。表4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对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的影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