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病例对照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大丰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2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病例646例,对照1292人。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喜食烫食(OR=2?2841,95%CI:1?2609~4?1376)、进食速度快(OR=2?9668,95%CI:2?2736~3?8714)、喜食辣食品(OR=2?4875,95%CI:1?3644~4?5352)、癌症家族史(OR=1?4224,95%CI:1?1041~1?8325)等为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粮食储具常清洗翻晒(OR=0?5713,95%CI:0?4429~0?7368)、喜食大蒜(OR=0?6299,95%CI:0?4567~0?8687)、使用冰箱(OR=0?6256,95%CI:0?4104~0?9537)、饮茶(OR=0?4541,95%CI:0?3292~0?6263)、性格开朗(OR=0?5157,95%CI:0?3147~0?8453)等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应通过教育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的发病危险性。
【关键词】 胃癌
江苏省是恶性肿瘤高发省份,其中胃癌的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全省胃癌的地区间分布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集中于苏中里下河及长江以北区域内〔1〕。为了研究该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的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对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的大丰市居民进行了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在大丰市癌症登记处登记的新发胃癌(ICD10编码为C16?0c16?9)病例(在大丰市居住5年以上),排除继发病例和复发病例,病例收集后由大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调查员于诊断后1个月内完成现场调查及采样工作。病例调查工作于2006年1月完成。所有病例均按统一诊断标准〔2〕。所调查病例中,98?8%(641例)为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全部调查病例中组织病理学诊断占71?03%(461例),内镜及影像学诊断占24?96%(162例),其余为临床诊断(26例)。
1?1?2 对照选择 在病例调查结束后,按1:2比例选择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为对照,每季在公安户藉人口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于抽样后2个月内完成对照调查工作。全部对照于2006年3月完成,共完成对照调查表1292份。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一般情况以及居住环境、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吸烟、饮酒、饮茶及肿瘤家族史等。采用面对面调查方法填写调查表。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 8?2软件,按成组设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均衡性检验 胃癌病例、对照组间的年龄分布相近,病例平均年龄63?09岁,对照为63?06岁。2组的性别比相同。调查对象大多为农民,病例、对照组间在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对文化程度、饮食状况、遗传因素、吸烟饮酒等4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喜热烫咸饮食、进食速度快、食用发霉粮食、肿瘤家族史可增加胃癌的发病危险性(P0?001),而喜食大蒜、储粮器具清洗、常饮茶、性格开朗、常使用冰箱则是胃癌的保护因素(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