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口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效果的影响(一)

口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效果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孕16~2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19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75mg, 24h后重复1次,共150mg;服用第一次米非司酮后即给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90例按常规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结果 研究组产程发动早、总产程时间短、胎膜胎盘滞留少、产后出血少,产道损伤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安全、简便,有效率高,有利于产程进展,缩短引产时间,预防产后出血,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利凡诺


目前终止中期妊娠的方法主要还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但利凡诺引产有引产失败、妊娠产物残留、出血过多、感染的可能。笔者根据米非司酮有间接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及软化宫颈等作用,在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中孕引产时联用米非司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月~2007年8月孕16~26周因避孕失败及医学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1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超声核实孕周及羊水定位,妇科检查均排除生殖道畸形及炎症, 非过敏体质,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研究组平均年龄27.6岁(19~35岁), 既往孕1次20例,孕2次50例,孕3次30例;未产10例,产1次50例,产2次4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8岁(19~38岁), 既往孕1次18例,孕2次45例,孕3次27例;未产10例,产1次45例,产2次35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等条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研究组在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后一次口服米非司酮75mg, 24h后重复1次,共150mg;服用第一次米非司酮后即给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按常规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或静脉给予催产素20u。

1.3 临床观察 专人观察记录从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胎盘滞留,胎膜残留,宫颈撕裂伤情况及产后出血量,产后1个月内复诊有无感染的发生。注射利凡诺72h 仍无规律性宫缩视为引产失败。

观察方法:胎儿胎盘娩出后,为预防子宫出血过多,常规行清宫术,检查刮出物并记录;胎儿娩出后立即以弯盘收集阴道出血量至胎盘娩出清宫结束,子宫收缩良好为止,加之清宫时所用纱布,出血量以容积法及面积法计算;清宫术毕,同时仔细检查宫颈,有一处撕裂,无论是否出血,均为宫颈撕裂。另外还应观察产妇的不良反应,如有无恶心呕吐、发热、强直性宫缩等。

1.4 随访 注意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量及月经复潮时间, 嘱如阴道出血明显多于月经量, 或出血时间超过半月,或有发热、腹痛等, 及时联系复诊。产后第1次月经来潮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中均无第2 次注药情况 研究组未出现宫缩乏力,对照组出现宫缩乏力4 例,给予催产素加强宫缩后引产成功。